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7(1 / 2)

加入书签

,一面莫名偏头。

第66章 佖佖佖

  棋士的日常简单又繁忙。

  每年一次的职业棋士考试, 能授予初段称号的, 一共也不到二十人,男子组取前十四名, 女子组取前两名。之后再从男子组十五至二十二名里,看看有没有小于十五周岁的孩子, 如果有就根据排名取四人,授予初段称号。

  无则不录取。

  至于其他总排名在前五十名, 又未成为职业棋士的其他考生,只要没超过年龄的限制,明年也能直接参加职业棋士的考试,并且不用缴纳报名费,跳过淘汰赛, 从第四轮的三盘两胜制开始角逐。

  当然如果还是错失,那下一年就得又重头开始了。

  也因为每年只有最多二十人能成为职业棋士,所以棋院对于棋手是非常看重的。单是住宿方面每人都安排了单人间的宿舍,除了免费提供三餐外, 还有机会免费旁听其他资深高段位棋士的复盘解说,甚至如果对方愿意, 还能对弈。

  最让苏轻满意的一点是,哪怕以后离开棋院,但只要你还是职业棋士的身份, 或者你自己向棋院申请, 那么棋院会一直保留你的宿舍, 以供偶尔到棋院时, 休息所用。

  所以看似很长的一个月,其实很快就过去了。

  不过苏轻一定不知道,棋院对于她这位初段,其实还召开了一次严肃的讨论。

  而讨论的内容,是要不要破例将女子组第三名也授予“初段”的称号。

  原因很简单。

  围棋是一件“越年轻,未来越有可能性”的工作。获得初段称号的,大部分是十几岁的少年,甚至不满十岁的孩子。他们被授予了初段称号后,会由棋院负责所有的生活开销。包括文化课程也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教导。

  并且哪怕年级很小,但每月的工资,包括其他待遇全部无差别对待。

  这和其他从小接受专业训练的国家运动员类似。

  但近些年,不仅仅是华夏,包括日韩在内,获得初段称号的年龄层明显比之前有所年长。

  从十岁、十二岁,逐渐变成现在的十六、七岁。

  这对棋坛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出来,但等五年或十年后,就会发现自己国家的棋士,逐渐不敌其他国籍的棋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