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3(1 / 2)

加入书签

里,也是个享福的少爷呢?算什么吃苦?”

  陈殊摇摇头:“我只是在想,中国像这样的农民,大约有几亿人,这样大一个国家,只有少数的上层衣食无忧,纸迷金醉,绝大多数人都吃不饱穿不暖,偶尔有一场疾病,那便是灭顶之灾。贫富差距这样巨大,两个阶层便仿佛两个世界一样,可惜上层普遍没有意识到危机,也藐视农民,并不晓得他们有多么大的力量。”

  力量?李纵云虽然认为国家应该让每一位国民富足,但是受时代的局限,他也并不能相信这些农民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力量:“中国的农民大部分都是给地主打工,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且每年的地租很高,足以达到收成的七层,远高于政府所规定的三成八。不过,在地方上,地主联合起来很叫人头疼,也只能慢慢来。”

  说到这里,陈殊叹气:“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心酸的历史,黑暗又压抑,即便是偶尔的精神闪耀,也只是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历史的天空了,离真正的光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第65章 第 65 章

    即便是历史书, 陈殊也是不忍心常常去看,现在却到了民国,要亲身的经历一遍大时代的风云。

  李纵云笑:“好了,大哲学家, 别乱发感慨了, 再不洗,水都凉了。”

  陈殊喔一声,脱了鞋, 尽管上山之前,预料到了山路难走已经换了布鞋, 但还是磨起了水泡。陈殊本来不想说,免得人家以为自己娇气。李纵云看了, 责怪她:“怎么也不说?磨了这么大连个水泡。”

  陈殊道:“又不是什么大事?走山路, 磨了水泡不是正常的吗?你不是说,你以前急行军, 一晚上要走上一百多里?”

  李纵云叹气:“你又没有行军?做什么搞得这样狼狈?你说一声, 我们停下来歇一歇,你脚上也不用这么受罪。”又去拿了针线来给陈殊挑破了,上了药, 包扎好。

  床很小, 两个人并排躺着,只是李纵云规矩得很, 陈殊道:“你给我讲一讲你小时候的事情吧, 我很知道的。”

  李纵云想了想:“村子里的日子虽然苦, 每天干不完的农活,但是现在想来,是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日子了,是真正的年少不知愁滋味。村子后边有一片大池塘,池塘里边长了一群野荷花。我和勇子哥常常把水牛赶到那边去,挖了莲藕来烤着吃。或者到了冬天的时候,野麻雀多,雪地里撒上一小把米,捉了来烤着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