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2 / 2)

加入书签

  陈殊平时是不大关心政治的:“所谓民主,即少数人服从多数人,通常会忽视少数人的利益。而共和则是保障少数人与多数人拥有相对平等的发言权。两者不可同一而论。”

  这些话,姜维民是第一次听,他想了想,又问:“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实施西方那样的共和体制呢?”

  陈殊摇摇头,历史已经证明,西方那样的共和制度,民主方式是拯救不了现阶段的中国的,民主与共和的实现是需要一定的土壤的。

  两个人谈了许久,到最后几乎是姜维民一个人自问自答,想必这位中华革命军的领袖对于西方的民主,共和,是很疑惑的。

  最后他一个人站在窗户边深思,一言不发。

  姜维民的办公桌后面有一幅油画,画面里一列军人打着火把正在急行军,风急雨密。整幅画色泽都很晦暗,只有最前面的红旗采用了大片亮眼的红色。

  姜维民回过头来:“那是中华革命军最凶险的一仗,最前面的那个军官就是纵云。那一仗,真是好险。”

  外面侍从官报告:“提督,夫人来了。”

  话音还没落,一个摩登的女郎提着食盒进来:“达令,小庄说你又没有吃晚饭,这可不行的……”猛然瞧见陈殊,脸上的笑容顿了顿:“这位小姐是……?”

  陈殊正预备回话,那姜维民却抢先道:“这是廖老的秘书,送廖老的信来的。”

  他夫人果然被吸引住:“姑父来信了,他说什么了?”

  姜维民从书桌前拿起一封书信:“你自己看!”

  他夫人匆匆看了一遍,疑惑:“既然是家书,做什么叫秘书送来。”

  ☆、第13章 第 13 章

  姜维民笑道:“这我哪里知道,你得去问廖公了。廖公这些日子在浙江,真是比我还忙,不晓得什么时候才能停一停脚,歇一歇。”

  他夫人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天真又活泼,闻言也点头:“说的是,姑父这些日子可真是累坏了。”

  又转头去问陈殊:“姑父的身体还好吗?他的咳嗽一到冬天就容易犯,今年好些了吗?”

  这话叫陈殊怎么答?陈殊不晓得姜维民为什么说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