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1 / 2)

加入书签

不停的写,也不过写了三千来字,写完只觉胳膊酸痛,眼睛干涩。

  照这样下去,故事没写完,她自己到先要发生事故了。

  笔速不及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她都想拿炭笔或者鹅毛笔来写了,若是能有一台打字机那就更妙了!

  好在她有足够的热情,而且也不急于一时,便放慢了速度,每日只写够两千字便停笔。

  这样不到一个月,她就把第一个故事写出来了。

  冬秀自己看了几遍又改了一些东西,把其中过于口语化的句段改成这时候比较讲究的文风,类似于红楼梦那样的,力求简洁易懂,却不失文采,删删减减,硬是把二十万字改成了十五万,又仔细誊抄了一遍,才准备拿去给她哥看。

正文 18.第十八章 新包公案

  自从有了儿子,江耕围也不在县城里长住了,一月总要回来两次,然后歇上那么几天,反正自家生意也就那样,他读书不成,经商也不怎么合适,索性是个心宽的,也不自怨自艾,现在就只想把家业守住,不至于败家坏业就成。

  看着摇床里睡得香甜的儿子,他忍不住戳了戳那肥嘟嘟的小肚子,又捏了捏那藕节似的小胳膊。

  妻子曲氏嗔怪的推开他:“才哄睡了,你可别再把这哭神吵给醒了。”

  恰冬秀过来找他,便一起去了厢房。

  江耕围诧异的看着手中的书稿,上面的字迹工整娟秀,是标致的簪花小楷,一看便知是妹妹的手迹,封面写了大大的几个字-新包公案。

  本来冬秀是想叫《少年包青天》的,不过这时代不兴起这样直白的名字,而且有《包公案》美名在前,正好借此吸引人,打开知名度。

  江耕围翻开书稿,便见第一章 写着名扬天下。

  故事发生在宋仁宗年间,大宋西北有辽人虎视眈眈,东北与高丽冲突频发,在八贤王出面调停下,终与高丽签得盟约,更得高丽国王应允,将甥女嫁与仁宗,令二国永结秦晋,高丽护嫁使团来到中土,在庐州稍作休息,然而就在这期间,随团出使的高丽太子、七皇子却相继被杀,这事又牵连两国起了冲突,大战一触即发。

  庐州书院有一名叫包拯的少年,他面容黝黑、聪慧机智,十分擅长破案,受八贤王之托破查此案。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破案过程。

  江耕围一口气读下去,随着那精彩纷呈的剧情而心跳不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