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4(1 / 2)

加入书签

不记得我们那儿的农场有学经济学的呀。”于冬清补充道。他就是从清河县平反上来的。

  “那你们那儿有没有很会写论文的,还给我们投过稿的?”杨文勒焦急地又问。

  “你们说是……”苏怀夏听到有些教授的问题,瞬间就反应过来他们说的是顾鹤之。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没有多想就开口回应。还好,临时又想起,自己帮顾鹤之誊写的那篇论文里,那些个冒犯语气,赶紧打住话头,“你们说的是什么呀,我不懂。”

  可她欲言又止的样子,都被两位老经济学家看在眼里。他们能在灾难里安然存活下来,都是极其擅长察言观色的人。光是苏怀夏一开始的那几秒犹豫,他们就知道苏怀夏铁定和那几篇论文有关系。

  “严教授,你看这个。”杨文勒突然发现了什么,从位子上站起来走向厨房的灶台,从那里拿了张写着留言的纸条回来。

  上面有苏怀夏的笔迹。苏怀夏今天早上习惯性的早起,为沈卿做了早饭。然后又去睡觉。沈卿七点上班,起来的时候,苏怀夏已经回去补回笼觉了。所以她留了张纸条,提醒沈卿吃饭。

  “这……这笔迹……”严教授煞有介事的拿过纸条。他有点老花又有点近视,甚至还从兜里拿出放大镜细细地一个字一个看过去。

  “这笔迹对不对?”杨文勒对笔迹鉴定这方面没有严教授厉害。

  严教授看了半晌没有说话,就只是抬眼认认真的瞧杨文勒。杨文勒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笔迹千真万确,要么苏怀夏就是那个人,要么他们关系密切。

  “ 小夏,你就把那人告诉我们吧。你知道现在我们正在说服国家要不要彻底打开市场。那位同胞的两篇论文,就是我们论证的基础。他对国内市场经济提出的所有意见都一针见血,可无奈就是这两篇都是匿名论文,我们拿它当论点实在是太没力度了。你就帮我们一下,请这位牛人出山吧。”杨文勒恳求。

  苏怀夏一听这事情这么任重道远,当然不可能再把顾鹤之推出去。他可没有耐心管这些事儿。当初他特地隐姓埋名,说不定早就料到现在这样的情况。

  于是苏怀夏依旧保持着她那滴水不漏的微笑:“教授您在说什么,我不是很懂。”

  杨文勒和于冬清又是对看几眼,知道干问问不出什么可靠信息的,于是,两个人都生了歪念头。

  “小夏,你考了658分吧?去农大太可惜了,来我们首都大学吧!我们首都大学不仅是综合排名第一,而且我们经济系也是第一中的第一。你这么高的分,值得最好的。”严教授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