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5(1 / 2)

加入书签

回来呀。就是今天表演挺成功的,我心里高兴,就去‘五福斋’点了几个小菜,现在跑外堂的可

  能都快送过来了。”

  苏怀夏脸上惊讶的神色更加绷不住。

  “妈?你竟然点了小菜?还是‘五福斋’的?妈,你够小资啊!”

  沈卿早年和苏正浩一起出去留过学,当然听得懂小资是什么意思。半是害怕半是羞赧的封上苏怀夏的嘴:“别瞎说话!这词不是能乱蹦的!‘五福斋’能够重新挂牌,也是领导同意过的,是社会主义性质,不是资本主义性质。”

  “再说了,我这不是表演成功了高兴嘛……”

  “是是是!您说的什么都对!”苏怀夏看到母亲真的恢复了之前的情调,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华京以前有两家顶级的酒肆,都是百年老字号。一家是这个“五福斋”,还有家就是外公家的“聚芳斋”。两家酒肆都在灾难里被摘了牌,停止营业。没想到这“五福斋”的人还有点本事,这么早就把牌子重新挂上了。

  苏怀夏和沈卿这边正说着话,那边“五福斋”的人就提着个竹子编的素篓子来了。

  这大概是早期外卖的雏形。

  食客在“五福斋”点了菜不想堂吃,加点钱就能送上门去。

  在旧时候,“五福斋”的外堂也送得很有讲究。盘筷和外面送菜的篮子都是用上好的结实乌木做的,不容易串味。盘筷做工一流,都被打磨得乌光油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手感很好。外面的篮子更是讲究,单层篮子就是光面,双层的会雕花。而且会根据不同食客点的不同菜,搭配不同的花色。

  总之,在以前街上凡是出现了乌木篮子,路上的行人就知道又有土豪在“五福斋”点外堂了。毕竟“五福斋”本身的菜品就贵,食客定位都是皇亲贵族和各路有钱人。外堂还要加上跑路费和餐具费,更加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这些乌木碗筷你付了钱也不会送给你,一般是送过来之后定好个回收的时间,到了时间跑堂的人就会再来一趟,把东西给收了。

  到了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不敢再这么奢侈。外面的醒目的雕花篮子一律换成了朴素的竹编篓子。可里面的盘筷一点都没有变。还是一如既往的有质感。

  当然,价钱也是一如既往的贵。

  沈卿一个人在华京,手里捏着份工资,还有那些叔叔伯伯的补助。只要这些钱不再贴补苏世豪他们家,日子就能过得满滋润。难得开心土豪一次还是承受的起的。

  苏怀夏看母亲动作优雅娴熟的从篓子里拿出菜品和筷子,不得不感叹人的观念一变,生活质量就整个都不同了。

  那边胡嫂正在挨家挨户发胡梓琴考上大学的喜糖,看见“五福楼”跑外堂的进了沈卿的屋子,脸色就难看的像是黑脸煞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