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7(1 / 2)
,清一清嗓子严肃道:
“例行会议开始,按照上个星期的计划,关于第23号与24号新材料,你们测试的时候需要注意,23号耐高温的极限不可高过2800°,但它的耐磨性能很高,至于为什么会这样,你们与19号材料对比会发现……”
当她竹竿敲黑板的一刹那,张春阳与谭晓艳立即停止笑闹,摊开笔记本,抓起签字笔,刷刷刷地记录起来,瞬间进入工作状态。
例行会议结束以后,两人各自进入不同的实验室开始操作,叶曦在全部实验室检查一遍后,也开始自己新一天的工作。
**
周一上午9点,国际主流媒体悄然无声地出现一则日本材料界新闻,是齐木茂树对上一次发表科技成果论文的错误纠正。
也就是说——
他之前发现的那一种全新的耐高温材料是错误的,只是一种催化剂遗留的混合产物。
10点半,此新闻默默被翻译到国内。
国内先一批看到此事的有蔡衡康教授,差点会被中宁高校严肃处理的他,因一场极度丢脸的气晕事件,只得到警告与扣奖金。
但他依旧很气愤。
每日都觉得每个人都背对着他嘲讽,好吧也确实有这样的人,日子过得糟糕透顶,而他把一切事情的原因都归结在叶曦身上。
结果——
叶曦每周都至少打他脸两次。
他恨他怨,除去披着小号在合新闻发黑料之外,还密切关注着国际科学界,希望有人会出现帮他挽回一点脸面。
总之,他彻底沦为叶曦职业黑粉头头单方面宣布与对方誓不罢休,甚至于把一切除去上课工作以外的事情都放下,一艺术教授天天盯着材料科学教授,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十点的时候,蔡衡康教授正在阶梯教室上欧美历史艺术欣赏课,关于自己能力以内课程,他也不算太离谱,有两把刷子。
“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是三杰中年龄最小、颜值最高、最温柔多情的美男子,17岁成为职业画家……天妒英才,他死亡的时候才37岁……”
他口中描绘一位汤姆苏艺术家,但由于简补易懂的语言,还是够吸引人的,没有点技术,怎么可能当上教授的职称。
当然,大学期间不听课的学生更多。
过去他只会睁只眼闭只眼。
但如今凡是不听课的学生,他都管理的越来越严格,否则就是膨胀风,让同学们苦不甚言,只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点四十,
课程间隙休息。
坐在讲台前,蔡教授开始自虐式地看叶曦的新闻,先是热点新闻——基本都是一遍赞美之词,每一句赞美与叶曦粉的评论,对他来讲都普通一把刀在心里上刻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