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6(1 / 2)
们事先也没有准备,从何说起?
“没有说法啊?”赵恒煦淡淡的扫了一眼群臣,让嗡嗡嗡的人群逐渐安静。“那怎么办呢?”
第三十一章
外面大雨噼里啪啦的摔打着地面,风猎猎作响,呼呼的吹进所有人的心底,该怎么办呢?有些人还是一片茫然,有些人已经在脑海中详细的列了做法,有些人还等着别人说了什么自己好反对一二或补充二三。
“陛下臣以为大雨不足为患,也就现在下得大一些,过不久就会停雨,无须为此多虑。”工部侍郎出列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可以说是代表了在场绝大多数人的看法,但只有他一个人站出来说了而已。
“卿说的有理,可是如果这场雨连绵不断的下上四五天,六七天呢,哪有该当如何?到时候再让各位出来商讨一二,是不是太晚了。”这场雨会断断续续的下上七天,前世的时候,赵恒煦也不在意,认为最多下上两三天就停了,谁知大雨一反常态,断断续续的下了七天,七天啊,多少结构疏松的房屋倒塌了,这还不算,大雨导致京城物价疯长,百姓民怨冲天,差点儿酿成大祸,压制下来后又出现大量的伤病,上吐下泻、发烧咳嗽,还以为是疟疾肆虐,差点儿就将感染的百姓一把火烧了,还是白芷的同门师兄发现了其中的蹊跷,原来是百姓们饮用了受到污染的水,才导致的。
再加上之后的东西,更是让人诟病于是他赵恒煦不仁。大雨,就是上天的第一场示警。
工部侍郎让皇帝一反问,也不得不思考,如果这场雨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一两天就停怎么办,下意识的竖起耳朵听着外面的情况,大雨滂沱倾泻而下,如果,就是如果,下个四五天、七八天的,可以想象到时候的京城会是怎般模样。工部侍郎王友晨是跟随着赵恒煦的旧臣,刚才那一丝丝不满瞬间消失,迅速的倾向到陛下这边。
“陛下,臣以为应该排查房屋,京城多有年代久远却少整修的住房,大雨易导致房屋结构疏松,最后塌陷。”
“臣附议,京中房屋,例如如意坊、长条坊、思恩坊,房屋建造多有混乱,且年代久远,甚少修缮,大雨极有可能导致塌陷,因极早做出安排。”工部尚书出列附议,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不是赵恒煦的老臣,而是宣帝时期就当上了工部尚书的,对京城情况甚是了解。
如意坊、长条坊、思恩坊,特别是长条坊,那就是京城中的贫民窟,三教九流多聚于此,人口复杂,流动性也极大,所以那儿一旦出现疫情,控制起来不便,也极易形成民怨,毕竟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都要死了那管得了那么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