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9(1 / 2)
”
徐静怡讶异回首:“你不用那么紧张。你来看看这个。第一步和第二步实验已经在进行,你只要负责盯着和记录数据就行。如果发现对照组有区别,记得和百合说一声。”
黄亚菊认真点头,弱弱地补充:“可,万一我没能发现呢……”
“科研不存在万一,”徐静怡的表情严肃起来,“你的底子薄,所以前期几次实验我会查漏补缺,这是因为我答应过给你机会。但如果多番尝试后你胜任不了,那就没办法继续下去,懂吗?”
黄亚菊认可地点头。
“百合,你盯着点,”徐静怡说。
其实这两项实验已经做过几次对照组,她交给黄亚菊,一是让她上会手,熟悉下工作方向,另一方面也是测试下她的工兵水平,如果“大家来找茬”都做不好,那只能另外分配工作。
徐静怡没有再看黄亚菊,新的辐射谱到手,她要做的是找到能折射甚至利用辐射能量的材料。
她将目光盯在NMXene纳米水凝胶上,这是上次做果冻凝胶时的副产品。
它最大的特性是分子小,容易穿透人体中的各种保护膜,其次因为加入了金属碳化物,除了其超过5600%的拉伸性外,可以粘附在不同表面上,而且若是将其切开若干,它仍然可以在重新附着后快速复原。
就材料本身而言,相当亲肤,隔热等效果不错。只是韧性和吸纳性不够,遇到强大的外力和辐射,没有多少抵抗力。
徐静怡打算给它进行一次纳米级的微观改造手术。
她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作单体,XLS型合成硅酸镁锂作交联剂,过硫酸钾作引发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作催化剂,纳米木浆纤维素作增强相,氧化石墨烯作光热转化相,α-环糊精提供生物黏性等……
将第一网络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溶解于含纳米粒子水分散液中,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倒入模具中加热聚合,得到第一网络水凝胶。
然后在冰水浴条件下将一定含量的氧化石墨烯加入,再加入水凝胶单体,搅拌分散均匀,通氮气除氧后加入琼脂……得到第二网络单体、交联剂。
将其引发剂溶解于水中,再将第一网络水凝胶放入该溶液中,溶胀24小时,然后加热聚合,最终得到高强度纳米复合高分子双网络水凝胶。
足足36小时,算上小球,大概是两边实验台同步进行实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