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2 / 2)
“那行,我去准备?”
“还有!”陈倩指着她,严肃道:“那个国外会议,回头我给你发个英文稿子,无论能不能去,你务必要把稿子背熟!”
于青桐瞬间愁眉苦脸,依她的口音,正宗中式乡土腔了解一下?还没走上国际,已经找到一个黑点了……
这次的公益活动,说起来还算是她未大火之前就定下来的,当时的公益组织给她安排的是一个特偏远的山区,穷乡僻壤,两三个村子总共才有一个小学,两三个教职工,承包了所有的课程。
在进行之前,公益组织又重新询问了经纪人的意见,怕那里条件太艰苦,艺人承受不住,问要不要该成另一个环境相对好一点的地方。
陈倩问了一下于青桐,于青桐笑了。什么人呐这是。她没火之前就能去,火了之后就娇贵了?可笑!
不换!越艰苦越显得真诚!对,就这样!
这次的公益,主要还是援助偏远地区孩子们教育事业。于青桐团队和公益组织准备了不少衣服、课本和桌椅等,成车运送过去。
山区的路确实坎坷,他们是一大早出发,一路上,于青桐都在嘟囔着:“要想富,先修路。”
这里的交通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一路颠簸,经过数十个小时的山路,到傍晚才达到目的地。
小学门口,还站着迎接的校长、两个老师和十几个学生。因为不知道来支援的人什么时候能到,他们一直从下午等到现在。
这里的条件确实不好,学校说是学校,实际上就是几间破旧的土坯房,两间是孩子们的教室,还有几间是三个教师晚上睡觉的地方。
从他们一行人下车,校长就组织着孩子们喊欢迎,拍着手,系着脏兮兮的红领巾为大家唱国歌。
穿着还算正式的老校长挺着佝偻的肩膀上前为众人介绍。
眼前的这十几个孩子,已经是三个村子里所有的受教育儿童了,大到有十三四岁,小的有八九岁,分为两个班上课。学校教室小,穷,没有书桌,孩子们都是每人从家里搬一个小板凳过来听课。
教师加上校长总共就三个,校长和另一位老教师是在这里办了小半辈子的学,主要教孩子们数学和语文。另一位看上去二十出头看上去像个忧郁的文艺青年的教师,是今年春才过来支教的大学生,名字叫王粲,是孩子们的全科老师。
介绍到他,王粲才站出来勉强向于青桐笑了笑:“青桐,我认得你。”
于青桐握住了他的手:“我很佩服你能选择来这里支教。”
一个享受过了都市生活的年轻大学生,能选择过这样的苦日子更是难得可贵。
王粲张了张口,似乎有话却没有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