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42(2 / 2)

加入书签

有些古董商贩比较奸猾,自然是顺着他的话说。于是,关于谢三的流言蜚语,一直源源不绝。

这林姓港商本来就善于钻营,经过短时间的攀扯,他好不容易得到了机会,经由业内人带着,参加了京城古玩圈比较高级的聚会。

在聚会上,他为了出风头,自然要踩谢三一脚。于是,得意洋洋地说:“谢三现在也就仗着有财力,胡乱收购罢了。其实,他什么都算不上。说什么他眼力刁,不过是别人吹捧出来的罢了。”

那位上了年纪的藏家吴老先生本来还在埋头吃东西。听了这话,一摸嘴,就冷笑道:“谢三为人喜欢给人留一线余地,做人做事从不会赶尽杀绝。自然也不会到处说人家的不是。你这人到底跟他什么冤仇,非要这么毁他名声?小张呀,想当年,我老吴运气走‘背’字,混得没饭可吃,还是小谢给我往家里背得大米。

今天我就把话放在这儿。以后,有这位林大爷在,你就别叫我出来了。我人老了,还是少走动为妙。”

那位办聚会的张老板一听,马上就站起身来,连忙作揖道歉。“吴老,您看您这是说得哪里的话。是我小张眼拙,这次这厂子没看好。这位眼生的先生,也不知道跟谁一起混进来的。吴老,您老可千万别跟我这小辈一般见识。下次,我单独做东,请您务必赏脸。”

吴老却叹道:“古玩这个行当,有人是真藏家,因为喜欢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乐得买回去收藏。有些人连看都看不明白,偏偏装得跟文化人似的,做得不过是低买高卖的行当。这些人也敢自称藏家?当真是可笑至及。恐怕连自己卖的东西,真正价值几何都不知道吧?”

吴老说完这句话,拂袖而去。

他在京城古玩圈里地位超然,年轻时虽然遭了不少罪。到了老了,却因为眼界老道,人脉又广,深受上层人士的追捧。

偏偏,这人是很看重谢三的本事,跟谢三也是忘年交。

平日里,谢三总是随口对客人说,我看不准这个,你去找平安里的老吴看看吧?他偏爱瓷器。

实际上,那些人连吴老家大门都未必能进得去。

姓林的这个外来者,今天当着吴老的面说谢三坏话,简直就是自找不自在。而且,吴老这一走,住在安民巷的詹爷和饺子胡同的老赖也都站起来了。

两人也纷纷跟张老板告辞,他们脾气都比较好,也没说什么让林姓港商下不来台的话。

詹爷性质冷,少言寡语,偶尔看向林姓港商,那眼神就像一把冷刀子,看得人一阵刺骨的寒。

老赖就是个笑面佛,轻易不会得罪人。只是他看林姓港商,就跟看傻子似的。只是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