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6(1 / 2)

加入书签

氏了,毕竟是自己亲生母亲,纵然再不亲近,也总会有一丝联系。

  等安排蒋柏华睡下,桃华从他住的院子里出来,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腹。如今她这个身体的年纪是十六岁,但论心理年龄已经是四十出头,加上跟沈数夫妻情深,她的确也想要个孩子了。

  轻轻叹了口气,桃华放开了手。十六岁的身体还是太年轻,生孩子不够安全。而且现在这个时候,也不是生孩子的好时机,再等等吧。

  寒食节的夜晚,因为不动烟火,整个京城都似乎变得格外清凉而安宁。这一片安宁之中,崔家却从后门进了一辆破旧的马车。这车一看就是京城里头常见的那种拉着灰土垃圾往城外送的,车身再怎么洗刷都带着一股子挥之不去的臭味儿,并不比倒夜香的车强到哪里去。

  几个人影在黎明前的夜色中悄没声息地将一个长形的东西从屋里抬出来,搁上了车子。那东西看起来像是一卷被褥,但偶尔还蠕动一下,仿佛里头裹着什么活物似的……

  “捆紧了吗?”有人小声道。

  “放心,跑不了。”另一个声音低声回答,又看了看天色,“马上就天亮了,没给她吃什么东西,想来也没什么可泻的了。”

  的确,那股子最深的黑暗正在渐渐褪去,天边露出了一线鱼肚般的白色。这是崔知府的头七,为了崔家二姑娘的亲事,崔家已经决定做完头七礼就送崔知府的灵柩返乡,免得留在宅子里,让红白喜事相撞,不吉利。

☆、第199章 逃跑

  崔知府的灵柩比普通四品官员的规制还要再高些,这是皇帝特许的。虽然说陆大将军的事儿到现在还是含糊着,但在追念崔知府的事儿上,皇帝却是很大方的。不但赏了金银,还手书“为国捐躯”四个字,可算是莫大的荣耀了。

  就冲着这份荣耀,前来送别的人也不少,尤其是于党官员几乎是倾巢而出,一边送别崔知府,一边还要借机高喊惩治无能边将以慰亡魂之类的话。

  不过,若是一个对朝堂特别熟悉的人在这里,就会发现一件事:于党的官员,比起数年之前少了许多。比如说于家的姻亲赵家,就只设了路祭,并未有人前来。

  于阁老今日是亲自来的。他年纪已经六十多岁,从绿呢大轿中出来时虽然还不用人搀扶,但两鬓的白发是遮也遮不住的,眼睛也显出了一点混浊,比起十数年前今上刚刚登基之时那个意气风发的阁老,的确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不过崔家众人并没有精力来注意这些,崔敬扶柩在前,崔敏在后,前者到底年纪长些,还能控制得住自己,后者就有些忍不住地频频将目光投向斜后方的马车。

  那马车看着并不起眼,仿佛就是用来装杂货的,还有个箱子从车门处稍稍露出一角,隐约可见上头还堆了几个包袱。只是门帘窗帘都拉得紧紧的,窗帘拉得尤其平整,竟仿佛是被钉死了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