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1(1 / 2)

加入书签

明白了自己的智商,跟另两个人比几乎等同于弱智一样。

  当他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之后,他开始了反思。

  反思的结果就是,他要更加拼命学习,他坚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所以就出现了如今这种情况。

  来这里吃饭的可不止学生,连夫子也是在这里吃饭的,只不过跟他们吃饭的位置不一样而已。

  夫子们一般都是在一个专门的小隔间里吃饭的,有着些许的私密性。

  几位夫子每次来吃饭都能看见三人一边吃饭一边看书,只觉三个孩子努力,简直老怀甚慰。

  慢慢的各位夫子也记住了三人,不,准确的说是记住了另外两个。

  毕竟楼寒,真的是没有人不知道他了。

  寒山书院的五年里,他们都可以说自己是看着楼寒长大的了。

  他们不像一些学子,有的读着读着就退了,每年都有新生进来,老生走,所以他们对于楼寒也不算太了解,只能看见他的那张脸和他平时的所作所为,离开书院也就再也没有接触了。

  但是寒山书院的夫子们却不一样了,不管学生换了多少人,他们都他们一直在。

  所以楼寒的五年,他们都是见证人,楼寒的烂泥扶不上墙,他们也看在了眼里。

  但如今却发现这个孩子突然变了,他们除了欣慰说不出任何别的话。

  在课上,他们也总会提问三人,这样他们更加能发现三人的进步,简直是他们问了,就没有回答的令他们不满意的。

  尤其是王夫子,他真的是越来越喜欢楼寒了,他总能说出一些令他都想赞叹一声的想法和策问方面的思路,此时楼寒俨然成为了他最看重的一个学生了。

  今天不仅夫子们都在,就连院长韩然也在。

  在午饭的时间,他们打算商量一件事。

  院试快到了,所有的书院几乎都动作了起来。

  他们寒山书院当然也不能落后,所以出现了如今的这一幕。

  两张桌子上,一个坐了五个人,一个坐了六个人。

  六个人的桌子上,韩然坐在了主位上,听着各位夫子各抒己见。

  “要我说,咱们直接像其它书院一样,请知府大人吃一顿饭,或者送点礼,就直接解决了。”

  “这每年礼收的都没地方放,你觉得知府能多放在心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别人都在送,就我们不送,这不显得太不把人放在眼里了……”

  “要我说,送也行,但必须给个准话,别像去年一样,让人当傻子糊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