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7(1 / 2)
叫唤了几天,竟渐渐的好了!听说还特意在家里给那两个掌柜的立了生祠哩!”
古代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若非圣旨传遍各州府,各州府又张贴告示宣传,他们这些底层百姓还真未必会知道!
众人正唏嘘感慨,却见那位年轻漂亮的展掌柜笑眯眯的来了句,“重新介绍一下,我丈夫席桐,在下展鸰,年前在沂源府黄泉州外开了一家客栈,名唤一家客栈……”
展鸰等人的车队都走了大半日了,王老汉一家还对着桌上那封书信发呆。
屋子里静的吓人,良久,才听王小河狠狠吞了口唾沫,一咬牙,瓮声瓮气道:“爹,俺想去试试!”
王老汉一惊,“你,你不想当那染布坊的学徒啦?”
“爹,恁不知道,那刘师傅忒不是个东西!”王小河忍了这么久,到底是忍不下去,借此机会一吐为快,“拜师的事儿俺提了多少回,这都大半年了,他还死咬着不松口。这也倒罢了,还没正经师徒名分哩,他却摆起师父的款儿来了,今儿要酒,明儿要肉,偏俺又不好回绝。俺一个月统共才得一贯半钱,竟是有三、四成进了他的肚皮!便是拿银子往水里丢,好歹也有个响动啊!”
手艺人尊贵,拜师学艺很大程度上看运气,若是碰上个厚道的师父倒也罢了,不白遭罪;可若是碰见个不靠谱的,只怕到时候虚耗青春,人财两空!
显而易见,这位刘师傅分明不是什么厚道人!
王老汉和老伴儿一听,也就不做声了,面上难免黯然。
若是正经师徒,当徒弟的伺候师父也就罢了,可不带这么糟践人的!
王大山也动了心,“爹,这可是天大的机缘啊!俺都听往来黄泉州的客人们说了,听说如今那一家客栈又开了什么做酒精和白酒的作坊,越发需要人手了。偏他们考核十分严格,只取十之一二。可一旦考中了,好日子就来了!不光好吃好住好穿,每月根据工种不同还有几百文到一两贯不等的工钱可拿,逢年过节又有额外补贴。对了,听说还有什么自己的学堂,去了的人不多几日就都文绉绉的起来……”
经过褚清怀的努力,一家客栈俨然已经成了大庆朝的一段传奇:试问,能有几家商户得了圣人和后宫一众主子娘娘们的赞许和奖赏的?
一传十,十传百,别说一家客栈本就有许多领先于当下的先进之处,如今传到这桃花镇,便是不完美的地方也都给人自动美化,成了许多百姓心之向往之所……
王老汉正沉思,就听王老娘颤巍巍道:“甚,竟要去那么远么?岂不是一年半载都不得见?”
“胡说甚,”一直沉默的王老汉却忽然出声呵斥了句,“树挪死,人挪活,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别说从桃花村到黄泉州不过半月多路程,若照你这么说,那些跟着掌柜的外出跑货的伙计一连几年家不来,还不用过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