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7(1 / 2)

加入书签

世。

  已经融入了大雁山的新人们看了看这十几人, 只当作是新来的难民, 负责引导新来难民的半大小伙子说了一通基本事项,然后笑着很自豪地说:“你们呆久了就知道了, 我们基地是最好的基地, 条件好,管得也不严,只要你们老实本分又勤劳肯干,过上好生活是很容易的事。”

  杜春他们支支吾吾, 有几人几次想说自己从前就是这里的人,但不知为什么,就是说不出口。

  前方突然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杜秋微呼了一声:“刚子。”

  郑刚和杜春杜秋兄妹沾亲带故,能够在残疾之后的十几年里还有相对不错的工作,也是因为这层关系,可是如今的郑刚却和从前很不一样,他依然缺了个手掌,断了一条腿,但却穿着崭新厚实的衣服,唯一的那条腿上,也套着服帖的棉裤,脚上踩着帅气漂亮的硬皮靴子。

  他拄着一根制作一看就颇为精良的拐杖,戴着防风帽,身上背着个包裹,脖子上挂着一个崭新的军用水壶。这水壶他们在南明基地的一个地位很高的人身上见过类似的,对方非常宝贝,说是保温效果特别好,但那个水壶比较旧了,也没有这个好看。

  他比从前看上去年轻而且精神太多了,气色与气质也是天差地别,而他们这行人,和大半年前相比,却是憔悴苍老太多了。

  郑刚沉默地看着这些人,那半大小伙高兴地喊了一声郑大叔,郑刚对他说:“行了,后面交给我吧。”

  半大小伙有些犹豫:“可是我还没有和他们把事情交代全,也没有带他们去住处。”他好不容易才竞争到负责引导难民的工作,这都好几天没新人了,今天来了这么多,他可以赚到不少积分。

  “没事,去你队长那做登记吧,就说是我说的,接下来的事我做,积分你照领。”

  那小孩这才高兴地走了。

  郑刚和杜春他们说:“跟我来吧,像你们这样新来的,有特定的住处,条件没有正式成员好,但也不差,都有炕,保暖是没问题的。但烧的柴火,除了每天的基础供应,多的就需要你们用积分换,所以你们暂时最好一起住,也能省点柴。”

  一路默默地来到住处,这是两大间新建的房子,都是一水的水泥铸造,平整而坚固,再大的风也吹不走,除了门窗可能有些缝隙,就再也没有一点可以进风的地方了。

  有两个老人在里面打扫,都是认识的人,看到他们进来,跟郑刚打了声招呼,杜春不由叫了声“老何老牛”,两老人看看他,叹了口气:“房间给你们打扫过了,这也是我们能为你做的最后的事了,以后好好过吧。”

  这两人都是最早跟着杜春建立基地的,没有什么大本事,要不是有杜春,可能早就死了。可杜春当初带着一群青壮离开,把他们这些老的残的的丢在身后的做法,也确实挺让人寒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