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2 / 2)
再也没有5点多,就乌拉乌拉响的起床军号;
没有那些阿兵哥震天响的喊号声和他们训练时的绿色身影;
没有那些可以蹭的露天电影;
没有那些紧急情况下,可以帮忙看病的军医。
没有那些方便的当地老百姓也可以去买东西的服务社;
也没有那些他们买他们蔬菜水果和柴禾的家属;
他们的小孩,也没有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部队同学了。
一方面,村民们庆幸那些白得的,分来的好东西;一方面,还有一种不太习惯的失落感。
毕竟,习惯了几十年的东西,突然被打破、被改变,任谁都会有些不习惯。
现在突然看到几个以前的部队小孩,这个胖阿姨,忽然就激动了起来,一下子对他们热情了许多。
阿姨招呼他们进屋喝水,问东问西,还特意给他们准备给了新的被褥。
要知道,其他客人来,床单被套能用上半年不洗。
办理好了入住手续,谢过热情的阿姨之后,四个人放下行李,就兴冲冲的出发,去山上他们小时候住过的地方。
操场坝子旁边有条路,就是上山的便道。往上走个几十米,就是一个对他们小时候而言,特别重要的地方。
这里齐着山脚,平出了一个长长的长方形平坝子,靠山脚正中间是一个长方形高台。
坝子靠山势往上,全部用一米多长、70公分见宽、50公分见高的条石,垒成了齐山宽的阶梯。横着有几百米,往上足有几十米高。
只有正中间,是用花岗石铺成的3米多宽的正常阶梯。
整个地方看起来非常的恢弘大气,又有些质朴的壮观。
这里是部队公放电影的露天坝电影场,是全团战士能齐聚一起的演武场、是大阅兵的练兵场。
这里更是孩子们的乐园。
每天他们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里。
上学时,从大青石上逐层往下跳跃,就像一只羚羊。
放学时,一口气能爬到条石阶梯顶部的,那是体能超棒的小英雄。
更不用说平时,男孩们在这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