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1 / 2)
手,劝道:“回去吧。”
殷元昭望着远处立身不动,仪仗鼓乐已经走远,弱不可闻。
柳如卿再劝:“相信元宜,她是个坚强的人,永盛姑母也会照应她,不一定比在上京差。你不是说以后要离开上京,到那时我们再去吐蕃探望她。”
第73章 回首向来萧瑟处
永昌十二年七月,大理寺卿顾凌上奏,言其偶然得知爱女顾初静并非自杀,而是另有隐情,痛哭流涕恳请嘉平帝彻查,以还公道。此言一出震惊朝堂,文宣太子之死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轩然大波。同月,监察御史弹劾京兆府办案不利,肃安王妃接连遇刺迟迟悬疑未决,又提及此案可能牵扯到柳如卿之母谢菀华被掳一案,意指真凶杀人灭口。
炎炎夏日,暑热难消。上京城中流言四起,真相如雾遮云掩,隐隐约约似明非暗,愣是让相关人等如临深冬,心寒意颤。诸多流言中,抛开柳如卿的真实身份不提以外,更多的是关于谢菀华失踪之谜,隐隐有指中宫之势。这场姐妹争夫的流言不敢当庭直言,像一道暗流四散而去。
七月中旬,嘉平帝下旨,命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三司会审,彻查顾初静死因。而谢莞华一案,事隔多年难以查证,姑且搁置再议。不过肃安王妃遇刺一事,限期京兆府破案,绝不能让凶手逍遥法外。
偏居一隅的咸阳宫,除了年节有礼赐下,数年来少有人拜访。与富丽堂皇的其他宫室相比,略显萧条。文宣太子逝世后,东宫之人死的死,散的散。太子妃秦娉莹被剥夺封号,改封敬懿夫人,迁居此处。
寝殿之内,秦娉莹搂着一个女童,指着书册教她念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玹儿可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那女童年纪尚小,只有四五岁的模样,正是好动的时候。她小手推开书册,跳出秦娉莹的怀抱,揪着她的衣袖撒娇说:“阿娘,玹儿今日不想读书,陪我出去玩吧。”
秦娉莹无奈地放下书,点点她的额头,笑道:“小调皮鬼,就知道玩儿。”殷兆玹听了咯咯直笑,童音清脆,在空荡荡的宫殿回旋。
秦娉莹思量女儿年纪还小,也不必日日拘着她,便点头同意。殷兆玹更是开心,张着双手要她抱。秦娉莹身着白衣广袖,许是几年来独居咸阳宫,气色并不好。只有把嫩绿衣裳的女儿抱在怀里时,脸上才显出几分颜色。
殿外艳阳高照,偶尔才飘来一阵凉风。她找了个阴凉处放下玹儿,叮嘱宫女仔细照看,自己则坐在一旁看她玩耍。
咸阳宫里宫人不多,但宫苑中的花草摆设也是错落有致。殷兆玹在宫女的帮助下,折了一枝紫薇,兴颠颠地跑到秦娉莹面前递给她。母女二人言笑晏晏,颇是逍遥自在。
恰好秦嬷嬷端了解暑汤来,她搂过女儿,一勺一勺地喂她喝了,才放她继续去玩,视线却是不敢离半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