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3(1 / 2)

加入书签

子很快就要呈上去了。”

殷元昭这才抬起头来:“殿下欲如何?”

“季先生的意思,咱们也要添把火才是。”

第51章 桑田碧海须臾改

永昌十一年元月,朝廷里早早就封了印。然而皇城周边重臣的府邸,仍是忙碌不堪。

过了元宵,朝臣们请立太子地折子如雪花一样呈上大明宫,纷纷言道为江山社稷着想,储君之事不可再延。且不说殷元昭为首的武将,便是右相府,也齐齐上折请立平王殷元曜为太子。

众口一词之下,永昌十一年二月初二,天子下诏:朕钦承景业,嗣膺宝位,宜依众请,以答佥望。皇三子殷元曜聪敏颖慧,幼观《诗》、《礼》,早闻睿哲,天资粹美,日表英奇。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

至此,历经四年的皇储之争暂下帷幕,谢氏一族权势更上一层。

然而,普天同庆的喜意未达天听便中途而断。漫天笼罩的阴霾蠢蠢欲动,强势压倒碧云倾城而来。

二月末,京郊洛县县令上奏,短短数日内百余人染病而亡,疑似瘟疫,民间大夫苦无良策,恳请太医署遣人救治。嘉平帝准奏,命太医署医官三人前往洛县查明病因。又三日,和县县令亦奏明百姓因风寒死亡,人数多达三百余人。

三月初,上京南城亦有数人因病而死,不过两日,死者增至百人。百姓人心惶惶,太医署奉命驻扎南城,然病疾来势汹汹,病因难解,竟是药石罔效。三月初七,上京城内亡者已达五百余人。

朝廷政令频发,一是疫病各地均辟一处腾空民居作为专门的病迁坊,将疾役百姓聚集于此,不得随意进出,由朝廷为置医药。二是病亡之人由朝廷发银安葬,不得暴尸荒野。三是广纳贤才,召集民间良医共谋。四是坊里小吏担责,会同巡城卫严查,一旦发生疑似病发,立刻报至病迁坊,不得隐瞒。其余种种,不再赘述。

柳如卿元宵之后便回了济世堂,自疫病爆发以来,济世堂人满为患,有那身康体健之人忧心忡忡,只为求得良药免除灾祸,连日来她在前堂帮衬,只为能尽自己一份心力。直到朝廷颁发政令,召集民间大夫共入病迁坊,白夫人吐露前往之意。

“姨母,您自去年外祖父病逝,身子一直不好。病祸汹汹,连太医署的医官都没法子,您去了也无济于事。”林燕飞在房中走来走去,满面焦急地劝道。上京城中亡者人数每日剧增,一旦前去,若是治得好那是大功一件,若是治不好,自己的性命也要搭上。

“如卿你来的正好,快帮我劝劝姨母。”柳如卿刚踏进佩兰居,就被林燕飞叫住。她狐疑地看着两人,白夫人一如平日严肃,径自收捡包裹,将常用的脉枕、长针一一收好。林燕飞却是眼睛红了一圈。

她忙低声问道:“怎么了?”

林燕飞带着哭腔答道:“姨母执意要去病迁坊,你快帮我劝劝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