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2 / 2)

加入书签

定北大营不谈,自宋谢联姻后,宋之钰已被默认为谢氏一派。而平南陈武为定国公陈文的胞弟,太后之侄。陈家处事小心谨慎,为明哲保身,少有和重臣往来,要拉拢难如上青天。安东大营多是曲晦旧部。镇西大营离锦州不远,若是能说服他支持魏王,他们的胜算便又多几分。可惜王宪三番几次试探,均被裴安装傻充楞混过去。

王赟思量一会儿,道:“宋之钰回到上京,定北大营就空了,此举不过是扬汤止沸,平王不会做,豫王也不许。依我看,谢普那只老狐狸会从裴安、陈武入手。这两人,宁可我们先一步施恩,也不能让他们转向平王。”

其他人听了也觉有理,赵彦泉便问道:“王相之意,是举荐裴安,还是陈武?下官以为,裴安虽为一营统帅,但根基浅薄。而陈武在外多年,若能回京,陈家定会感谢。两者相比,推举陈武于我们更有利。”

另一人道:“只怕谢相也是如此想。”

赵彦泉皱眉,道:“明日不朝,等后日朝会,我先一步举荐便是。”

王赟道:“王爷以为呢?”

殷元晔直觉有一处不对,一时却又想不出,只得道:“那就依赵尚书所言。舅父,此事就拜托你了。”

“王爷只管放心。”说罢王赟使了个眼色,赵彦泉等人知道他们还有事要谈,便告辞回府。

待众人离去,殷元晔改颜换色,重重搁下茶盏,难掩怒气,不顾茶水泼倒在桌上,肆意横流。

他气道:“舅父,锦州之事到底为何?”今日上朝前,相府才遣人告诉他审讯结果。他当时既惊且怒,要不是王赟说已有安排,他在昭阳门就要发作。

“我说过多少次,让你们这几年小心行事。平王那里多少双眼盯着,你们难道不知道!”倘若王宪在锦州的事情做实,别说他本人,就是整个王家也要被波及。

“王爷息怒。”王赟有些尴尬,心中也在埋怨。这个堂弟做事实在不着调。曹焱死就死了,非得给他写个请功的折子。本来他们压下就罢,可嘉平帝哪是好糊弄的。现在越闹越大,还牵涉多条人命,又有殷元昭插手,光是给他抹平这事,就不知费了多少心思。

殷元晔把象牙扇往桌上一扔,冷冷地看着他。如今储位相争正是关键时候,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这些年他处心积虑,可不想因此为他人做嫁衣。

“如果保不住,就先舍了吧。”

绿树荫浓,花红娇艳,蝉鸣鸟叫,凑成一幅盛夏消暑图。

魏安领着侍从端来各色瓜果,听到书房里传来一阵笑声,他满是皱纹的脸也爬上了笑容,愈发显得和善。他走到门前,向里头探去。

齐越给他打了个眼色,悄悄溜出来,向他摇了摇头,自己接了盘子端了进去。殷元昭肠胃不好,医官吩咐不要吃凉食,因而齐越也并不把瓜果往他面前摆,而是给他奉上一杯温茶。

陶茂竹就着盘子摘下一串葡萄,择了一颗往嘴里丢去,笑嘻嘻地道:“老常,我就说今天谁借了你胆子,竟敢当着陛下的面打御史。不成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