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2 / 2)

加入书签

魏安见殷元昭再没说什么,便退下去乐呵呵地安排人准备晚膳。

殷元昭领他去寝殿换了家常衣服。两人一青一白,一稳重一潇洒,若让闺阁众人见了,心中该是生出几许波澜。

途径望荷亭时,崔云之还去攀折了两枝莲花。

殷元昭见状笑骂:“我府里的莲花,迟早要被你摘个干净。”

崔云之将莲花凑近鼻尖,深深吸了一口气,一股清香沁入心脾,笑得眉眼弯弯:“咦,王爷府中红莲三千,我只取两枝又何妨。”

穿了圆月门,过了拱桥,前方就是远香堂。

柳如卿并不在屋里歇着。

夕阳西下,院中热气也渐渐消散。瑶琴琼箫收拾了凉亭,请了柳如卿靠着亭柱坐下。

凉亭近水,底下睡莲朵朵,锦鲤四散在莲旁啃噬着莲叶。

柳如卿捡了鱼食撒下,水中迅速凑成一团红云。彩霞照在她的脸上,染上一片红晕。瑶琴在她耳边低语几句,柳如卿偏过头瞧见他们进来,展颜一笑。

崔云之跨了几步跳进凉亭,将一朵莲花花蕾扔在柳如卿怀里,眼睛在她和殷元昭之间来回地转,开口就是打趣:“今日精神倒好,还是王爷照顾有方。”

殷元昭慢慢踱到亭中,自顾在一旁坐下。

瑶琴命琼箫沏了茶来,他端起茶杯浅尝辄止,道:“今日如何?”

柳如卿颈上的痕迹已消,她看着殷元昭两人,柔声道:“好很多了,本来就是皮肉伤,等结痂就好了,并没什么大碍。”因着太医叮嘱她最近不可饮茶,瑶琴便给她备着党参黄芪鸽子汤,一直温在炉上,此时也端了来。柳如卿右肩尚被箍着,幸好虎口处伤好的差不多,还能用左手端起来抿了一口。

崔云之在殷元昭对面坐下,忆起云安有劳她照应,正该礼尚往来,他拍着胸脯道:“你尽管好好养伤,等你伤好了,我带你逛遍上京。”

柳如卿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咬着下唇俏笑道:“等我伤好了,你不是要陪夫人么?只羡鸳鸯不羡仙哪。”

殷元昀半下午走后,瑶琴跟她简单说了上京的勋贵之家,其中便提到崔云之。崔云之看似平易近人,身世却极为显赫。他出身安国公府,最早一辈的安国公跟随太/祖打天下起家,一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不过到了崔云之祖父,也就是老安国公这代,子弟多是弃武从文。老安国公尚了慧敏大长公主,在先帝驾崩后,与王、谢同为辅佐幼帝之臣。慧敏大长公主三子一女,崔云之的父亲正是她的次子、时任国子监博士的崔原。

崔云之的未婚妻子是大理寺卿顾凌的次女,闺名顾双宁,双十年华。也是崔云之伯娘即安国公夫人的娘家侄女。两家门当户对,亲上加亲,自幼便定下婚约。上京风气开放,并没有定亲后要避嫌的规矩,故而两人逢年过节时常来往,感情甚笃。原本已商定好于永昌七年成婚。孰料文宣太子意外身亡,太子良娣顾初静追随他而去。顾夫人因长女之死一病不起,撒手人寰。顾双宁为母守孝,耽搁至今。崔云之自肃州回来后,两家又提起婚事,定于九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