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1 / 2)
,将乔棉揽入怀中。
他的唇,挟裹着热烈的温度,吻遍她的额头和脸颊,准确地封缄了她的忧虑。
阳光渐渐西斜,跑跑鸭第二轮奔跑开始。
鸭群从他们脚边席卷而过,仿佛一张拥有魔法的棕褐色滚动地毯。
嘎嘎嘎的叫声中,乔棉轻轻闭上了眼睛。
☆、削皮的女孩
试穿结婚礼服的日子到了。
适逢周末,乔棉和肖让起个大早。他们计划着去裁缝岳师傅家楼下的老字号包子铺,随意吃一顿垫垫饥,再为岳师傅打包早餐上楼。
长夏市土生土长的人都知道,这位老岳师傅脾气古怪。
找他定做礼服的人,一百个里有九十五个不合眼缘,只剩五个可以成为老岳师傅的客户。
乔棉一是觉得幸运,二是察觉岳师傅的个性并不像传言中那般个色。
她和肖让首次登门拜访,意料之中地吃到了闭门羹。然而,等他们第二次来,老岳师傅的态度发生巨变,不苟言笑的一张脸竟然浮现出春风和煦的神采。
肖让也极不适应。
两人前往裁缝铺的路上,他还不忘调侃:“宝宝,如果今天老岳师傅横眉冷对突然变了脸,你不要觉得意外啊!”
由于这条老街设立禁止掉头的标识牌,彭磊把车临时停靠路边。乔棉肖让一下车,彭磊就赶紧开走去找停车场。
包子铺顾客盈门,乔棉和肖让取了号,又排队将近十分钟,才挪到点餐的窗口。恰好彭磊也回来了,而且身后跟着一位熟人。
“罗阿姨!”乔棉既惊又喜,“这些天您去哪里了?我有几次做好饭去敲门,结果您不在家。”
罗悯面带微笑,亲热地挽住乔棉的胳膊:“我回了一趟文桓市,处理家里的事情,顺便故地重游,去老乔工作过的望月楼饭庄转了转。”
提起望月楼,乔棉感慨万千。那里是乔谆易工作了十八年的老牌饭店,亦是文桓市餐饮业的标杆。
从乔棉记事起,乔谆易每天将她带进后厨,递给她一把削皮刀,让她学着削土豆皮和萝卜皮。
于是,每个走进望月楼后厨的人,都会看见一个头发有些蓬乱的小姑娘,坐在土豆和萝卜堆里忙碌不停的身影。
乔棉学龄前没上幼儿园,她三至六岁的时光,全部奉献给了望月楼后厨的土豆和萝卜。她的厨艺启蒙和灵敏的嗅觉味觉,与这段经历息息相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