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5(2 / 2)

加入书签

  听着也是个纨绔,太后这才放下了心。

  听楚斐这样为他的朋友求情了,那宁姑娘也不是非要不可,太后与皇后心下也没有在意,便直接将宁暖从名单中划掉。

  皇后又问起:“安王许多日没有过来,今日特地来寻太后娘娘,又是为了何事?”

  “皇嫂嫂你不问,倒是让我将这件事情给忘了。”楚斐道:“前几日,皇兄给我派了件小差事,因我临时去了一趟云山寺,一时耽搁了,这会儿才想起来,如今过来,就是想让母后替我求求情,省得皇兄又冲我发脾气。”

  他说这番话的模样好生无赖,没有半点自责。

  太后心知他的性子,听到他这样说,也不免埋怨:“皇帝难得给你派个差事,你竟连这点也忘了。”

  皇后在一旁搭腔:“安王可别忘了,外面人是如何说你的。”

  楚斐面上更不在意:“且让他们羡慕去吧。”

  他哪里会不知道?

  世人皆知,当今圣上的弟弟安王是个出了名的废材王爷,皇帝对他宠爱的很,奈何本人不争气,哪怕是领了差事,也总是出错。

  上辈子,楚斐过得逍遥,对这些虚名也不在意,可他也心知肚明,那名声里掺了多少的水分。他与几个侄子一块儿被皇后抚养长大,虽然是叔侄,感情却胜似兄弟,等大家成年出宫各自分府,几个侄子也在朝中替皇帝办事。同样是办事,他却是擦屁股,但凡谁办事时出了差错,便来找他帮忙。

  皇帝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宠爱的很,可若是有了差错,必定需要一个顶锅的人,作为侄子们的亲叔叔,他就义不容辞的上了。

  事后,他的侄子会来找他赔礼道歉,事后知道内情的皇帝也会内疚的补偿他,更是还会给他几个肥差补偿,可他办得得力的差事,往往没有什么姓名,而错处却被人抓着,时不时就要被人提起。因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到最后,如今人人称道皇上生了好几个出色的皇子,办起差事来更不会出半点差错,而他的名声却是越来越废材,朝中官员们一听到他的名字,便会唉声叹气地摇头。

  只是这几次顶锅之中,有几次是被逼无奈,有几次是刻意设计,那就不得而知了。

  楚斐这次特地进宫来,便是因为他手上这件差事看似不大,却是个大麻烦,忙不迭地进宫来甩锅了。

  太后无奈又埋怨地看了他一眼:“你知道皇帝会对你发脾气,还特地让我来说情来了。”

  楚斐讨饶:“可不止皇兄呢。与我一块儿办事的,还有那薛尚书,他这人母后您也知道,古板严厉的很,一向看我不顺眼,我又耽搁了那么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