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7(1 / 2)
竟是死不瞑目。
陶安轻哼一声,一身轻松,他站起身来,拍了拍袍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只说道:“回吧。”
当天晚上,孟则知就收到了钱博裕(郑国公世子,孟则知名义上的舅舅)的奏本。
“好好好。”孟则知喜不自禁。
“万岁,到底是有什么喜事让您这么高兴?”候在一旁的陶安笑眯眯的问道。
孟则知不介意与他分享自己的喜悦,他重重的舒了一口气:“捷报,盘踞在东南诸省的倭寇已尽数被荡平,共歼敌六千余人,我军仅伤亡二百余人,东南沿海倭患已除。”
“恭喜万岁,贺喜万岁。”陶安当即躬身贺道。
孟则知眉开眼笑,能打胜仗,说明练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可以放心的去进行海上贸易了。
“李澜,拟旨。”
“是。”中书舍人李澜当即回道。
孟则知一共叫他写了四份圣旨。
一是命神机营调三千官兵押运两千只火枪,一万五千基数的弹药南下支援钱博裕。
二是命钱博裕为正使,刘文山为副使,率士兵一万人,领战船一百艘,宝船七十艘(原本只有四十艘,剩下的三十艘是最近几个月造的)出使西洋,允许自行筹备力士、买办、翻译等随行人员若干。
三是命皇商方家将早先筹备好的丝绸瓷器、火柴香皂等货物交付给出使船队。
四是命工部左侍郎奔赴东南沿海诸省兴建炮台,加强海防。
做完这些,孟则知心旷神怡。
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等着真金白银源源不断的落进他的口袋里了。
因着这件事情,接下来的好几天,孟则知的心情都非常不错,直到八月初五这天——
“砰砰砰……”
沉闷的鼓声惊醒了孟则知,他半梦半醒:“怎么回事?”
王广志(陶安的干儿子)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启禀万岁,有人敲了登闻鼓?”
登闻鼓?
孟则知脑中的睡意一扫而光,刷的一下坐起身来。
古人素有击鼓鸣冤一说,不同于一般府县衙门口的大鼓。登闻鼓,是悬挂在午门外的一面大鼓,是皇帝的鼓。
依《大扬律》,非敌兵围城、太子驾薨、民有冤情,不得击鼓。凡登闻鼓响,不管皇帝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精彩评论:
三七:我还记得攻曾经只是个老·处男·学究,岁月不饶人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