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3(1 / 2)

加入书签

>  “有点儿。”

  “那咱们先回大殿等着吧……听说护国寺的素斋做的特别好,连熙春楼的大师傅都比不上。”

  “是吗?”

  ……

  随着说话声越来越远,假山后面走出来一个白眉老和尚,他的目光落在脚边的一小撮黑灰上,然后抬头看向万里无云的天空,手中拨弄佛珠的动作不经意间慢了两分。

  他微微一叹,声音悠远:“要变天了!”

  回到国公府的萧氏硬撑了三天,将一应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在外人眼里她依旧是那个端庄典雅的国公夫人,看不出半点不对劲来。

  孟则知看在眼里,心生敬畏,果然还是不能小瞧了一个在堂堂国公府后院里挣扎了几十年的女人的演技和心计。

  宋国公和赵以敬前脚率军离开京城,后脚萧氏就病了。

  她病的很重,整个国公府都弥漫着一层药汁的苦涩味。

  郑嬷嬷被杖毙的场景,家庙里暗无天日的生活,菜市口被按在地上狠狠责打时刺入骨髓的痛楚……还有赵以敬的丑恶嘴脸,一幕幕的在萧氏的脑海中重演,盘桓,挥之不去。

  “夫人,该喝药了。”郑嬷嬷一脸憔悴,用勺子舀了药汁送到萧氏嘴边。

  一碗药汁下肚,迷迷糊糊的想起正事来,她勉强打起精神,虚弱的说道:“识琴,扶我起来。”

  “是。”大丫鬟识琴当即上前扶着她坐起来。

  “你们都下去吧,郑嬷嬷,你留下,我有些话要问你。”萧氏虚弱的说道。

  “是。”

  等到房里伺候的下人都退了出去,郑嬷嬷这才说道:“夫人?”

  萧氏轻喘着气,两眼深陷,一脸苍白,她说:“郑嬷嬷,我记得,你有一个儿子在府里的布庄上做管事。”

  郑嬷嬷虽然不明白萧氏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问,但还是回道:“是我的小儿子。”

  对于这个儿子,郑嬷嬷是骄傲的,他打小就机灵,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已经做了布庄上的管事,还监管着一座染坊,两间成衣铺。当然了,这里面或多或少的有夫人看在她的面子上给的照拂在。

  “你把他叫来,我有两件事情要他去办。”

  这会儿能让萧氏放心用的,也就是她父亲留给她的这几家老仆了。

  “欸。”郑嬷嬷也不多问,只管派人去把小儿子叫了过来。

  “夫人。”

  郑嬷嬷的小儿子名叫季固阳,一进门,就给萧氏跪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