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2 / 2)

加入书签

  附图#数学年刊#】

  “怎么会这样?”陈应龙一巴掌拍在办公桌上,睚眦欲裂,额角青筋直冒。

  秘书绷着一张脸,哆嗦着手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纸擦去额头上密密麻麻的冷汗:“陈总,您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

  闻言,陈应龙强忍着怒火,接着往下看去。

  【京大教授,恐怖如斯!】

  【官方洗地,最为致命!】

  【一颗老鼠屎……emmmm,这粥真香!】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jiabao、zhangfangxu、xueshuzaojia成屏蔽词了。】

  【……真的吗,我试试,**……】

  【***……】

  【这洗地姿势,我是服的!】

  【说起来,不只是微博,连贴吧里的帖子也全都删了,那么问题来了,京城大学真的有这么大的能耐吗?】

  【细思极恐!】

  【真·官方洗地。】

  【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因为孟则知攻破了这个所谓的哥德巴赫猜想,就可以忽略掉他以往的恶心行径了吗?】

  【没错,我们华国不是一向讲究以德为本吗,什么时候学术可以凌驾于道德之上了?】

  【突然对政府有些失望!】

  【同失望!】

  【这里是科普帝,没错,我又来了。首先,哥德巴赫猜想对华国的意义非同一般,从王元院士到陈景润院士,华国数学家历经两代人,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将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进程推到了‘1 2’,说句不太好听的,这也是华国数学界目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1965年,陈景润院士抱着病体证明了‘1 2’,论文的发表,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但事实上,当时国内政治形势已经是非常的复杂,大动乱发动在即,不少人攻击该论文为“应该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封资修”,因而国内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并不多。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公有意打破旧思想,扫除大动乱给整个学术界带来的阴霾,推敲之下,决意将陈景润院士立为典型。1978年,《人民文学》杂志刊登了诗人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引起全国性轰动,照得华夏大地一片亮堂。

  也正因为如此,使得这个猜想早早的就被国家打上了超越学术意义的‘政治标签’。

  现在孟则知完成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封顶工作,你说国家能不重视吗?

  其次,当年陈景润院士证明了‘1+2’的时候,整个学术界都以为在不久的将来,哥德巴赫猜想将被破解。可事实上呢,七十年过去了,全世界的数学家们依旧没能攻克哥德巴赫猜想。

  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无论是筛法、圆法、还是密率法,都已经走到了尽头,除非发现新的定理,新的方法,否则不可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甚至不乏悲观主义者得出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伪命题的结论,一是因为它长期以来未被证明,二是因为它缺乏内在逻辑关系。<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