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3(1 / 2)

加入书签

急避难之所,所有屋舍被淹的百姓,皆可暂去那处容身,虽然条件简陋,但起码有瓦遮头,深秋加暴雨,气温骤降,官府一时也调配不出那么多棉被来,在紧急避难之所躲雨的人们只好挤在一起克服克服,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总不会冻死人才是。

容吟霜连着两天没能出门了,京城之中,属东地地势最高,顾府和茶楼幸而没有淹下,不过茶楼的生意却是没法做了,纵然没有被淹,但人家都给淹了,哪里会有心情来喝茶。

宝叔原想借此机会让月娘好好在家休息休息,可是月娘却不肯,提出留在茶楼做一些点心。

容吟霜也派人去传话,让茶楼务必这两日多备些吃食,紧急避难所的人们越来越多,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家全都淹了水,自是没法吃饭的,街面上的店铺也少有开启,纵然官府有发放干粮,但毕竟杯水车薪,一时也没法弄出那么多来。

雨涝第三日,雨势也未见停歇,子然居士早就带着容吟霜在府里熬粥蒸红薯,煮了一锅又一锅,把家里的上百斤屯粮都给煮了,等到雨势小了些,就和容吟霜一起,亲自打着伞,用蓝顶篷车,护送着仍放在硕大的煤球炉子上温着火的几口大粥锅子和二十来架扁担上的红薯,送去了紧急避难所的门前施粥。

气温骤降,大多数人都饱受饥寒之苦,看见有人施粥,就一窝蜂的赶了过来,几口大锅里的粥,没多会儿就分完了,虽然每人只有那么一小勺,但却无疑暖了心也暖了肚子。

子然居士看着那些被水淹了家园的人们,心中难受,容吟霜见她如此,便说道:

“娘,前两日我便让茶楼里做了好些点心屯在那里,中午咱们再来一趟。”

子然居士点点头,说道:“难为你有心了。不过,看这雨势这么下去,水涝在即,咱们这几锅粥,几盒点心,那就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容吟霜也知道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

官府有心救助,可钱粮要上下批文,不可能这么快就到位,可是,等到官府的批文下来开粮仓赈灾,不知之前就要有多少人受苦受罪了。

容吟霜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回家之后,当即便同样被水淹了的人之初,只不过,当初在扩建人之初的时候,冯先生特意将书院周围的排水加固开拓过,所以,人之初虽然也是淹了,不过却不是太严重,学子们卷一卷裤管,还是能够前来书院就是了。

但这些日子他们也是心难平的,容吟霜去了书院之后,对冯先生提出停课几日的想法,先带了些学子卷着裤腿打着伞,去了城里的粮铺,容吟霜原想自掏腰包,买个几百斤粮食先对付起来,可是,粮铺老板知道大灾之后,粮价必定会看涨,所以,早早就将粮食移去了高地的仓库之中,容吟霜花了大价钱,也只买到了粮铺台面上的两百来斤。

容吟霜没有办法,只好先回去煮起来,她命人在人之初的大院里搭起了灶台,又命人买来几十个洗澡用的新木桶,然后将粥煮好之后就倒入木桶,木桶周围以棉絮包裹保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