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2 / 2)

加入书签

闻言,宜妃欣慰的嫣然一笑,将宫女手中已装饰的红苹果交到她手中,道:「这颗苹果,一定要拿牢了知道吗?」

「是是是,温恪知道了。」她笑笑后,轻拍宜妃的手背,要叫人好生放心。

「宜妃娘娘,吉时已到。」那掌管宫中内务的太监一身喜庆的鲜红,手持麈尾走了进来。

「本宫知道了。」她将眼泪抹去,拿起一旁的红头巾缓缓的替温恪盖上,随后微折腰在温恪的耳边轻道:「好好照顾自己,过几年带着驸马回来北京城看看皇阿玛和额娘可好?」

温恪未语,只是点了点头。

下一瞬,她踩着那请人以红花蜀锦制成的花盆底鞋,风风光光的在喜娘的搀扶之下步出寝宫,于众人的祝贺下上了喜轿。

于花轿里头的温恪只是用单手微微掀开了红布,看着手里的红苹果,不禁叹了口长气。

按礼部的安排,身为和硕公主的她,父母也拜别过了,接下来就是让新郎迎娶的时间。

队伍先绕了御花园一圈,随后来到了北宫门外。

「公主请小心。」婢女缓缓的搀扶着看不见的她下了花轿,再转而上了布置得相当喜庆的马车。

康熙和准驸马仓津对望了眼,达成共识后,各自驭马前进,听着身旁围绕的热闹音乐和城里所有百姓的祝福,仓津以及温恪的心情却好不起来。

「我知道我在看到妳的那刻就爱上妳了,可是本王要的不是这样的利益婚姻。」仓津独想着。

「我知道我身为和硕公主是逃不过和一个自己不爱之人结婚的命运,可是本宫要的不是和紫禁城这么远的距离。」温恪叹气着。

大队人马花了几天的时间才从北京走到了蒙古,康熙被蒙古大王以贵宾之由留在那几夜,也就如此参加了温恪和仓津的婚礼。

看着自家女儿已经顺了自己的意嫁给这仓津,他心中的一颗大石头也就此放下。

于正堂拜过堂之后,仓津便带着许多好兄好弟于偏殿饮酒作乐,而温恪则是被喜娘带进了她和仓津的房间之中,褪去一身喜服─疲惫和思乡之心。

让婢女为自己拿下了凤冠,一头长及腰的黑发在最后一只发簪摘落时就如瀑布般散了下来。

「本妃要沐浴净身,留下柠儿,其余的都下去休息吧。」

「是。」

<br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