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1 / 2)

加入书签

就是他们的队长,自然知道:“一个工分一分一,怎么了?”

  陈建军就直说了:“大伯,你也知道我是在外面各个地方跑的,也长了一些见识,这次我去**省,那里也是山沟沟里,但那里上一年一个工分值五分,他上一年个人就拿了一百二十元。”

  “你说真的?!怎么这么多?”是他们这里的五倍啊!

  “因为他那里发展了副业。”

  “发展什么副业?”陈大伯迫不及待。

  “他们那里家家户户都种着苹果,国家也是鼓励我们发展农林牧副渔这些副业的,他们的产出一部分上交,剩下的大部分卖给供销社,小部分是卖给那些单位做福利,到了年尾的时候,统一结算,就分了这么多。”

  一百多块钱!这个数字让隔壁桌的都安静了下来,静静地听陈建军说话。

  陈大伯他们三兄弟中过得最好的是二伯,因为他是立过军功的,退下来之后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津贴,但是其他人都是农民,一年到头可以见到收入的日子就是年尾,家里的油盐酱醋茶,还有孩子结婚、生病、上学都需要钱,一年辛苦,家里劳力多,孩子不会很多的有收入,但有些劳力少孩子多的,每年不仅挣不到钱,还倒欠大队里的钱,今年村里就有五户人家没有分钱还倒扣的,如果他们村的收入也能达到五分……

  “我们这里适合种苹果吗?”

  “我们这里不适合,那是北方的果树,但有其他适合的呀,我们这里的杨桃、香蕉、水蜜桃、橘子、柚子……我们这里可以种的水果很多,即使卖不出去,我们队员自己吃也好啊,这么多小孩子有的吃就很开心了,如果挑那些适合久放的品种,过年过节送礼什么的也好看。山上那地方空着也是空着,到了冬季大家没什么事做,收拾出来,春天的时候种上,果树也不需要跟庄稼一样时常需要人打理。”

  “哪来的树种?”陈大伯有些心动,只要不占用耕地,种些果树真不是什么问题。

  “我们刚开始什么都种上一些,种子也好说啊,我们家家户户门前门后都有果树,树下一般都有树种,挑那些口碑好的种吧,等之后可以在想办法嫁接。”

  陈二伯第一个出声赞同这个法子:“我看成,反正就是多辛苦一点的事儿,咱们什么都怕,就是不怕辛苦,我家院里那棵杨桃个大,又甜,有很多人来我家要,那树下有老多小苗,到了开春就种上。”

  陈老三同样赞同:“还有我家后院那里的柚子也是,虽然个子不太大,但甜,水分足,也不怎么需要打理。”

  听两个弟弟这么一说,陈大伯也犹豫了,他家门前那两棵有好些年头的橘子一年结出的果子也不少,过年的时候金灿灿的结在树上也很讨人喜欢,味道也还可以,了不起就像侄子说的,到时候种出来卖不出去,他们就自己分了吃掉,像橘子可以放挺长时间的,陈皮还可以用来做药。

  “我再好好想想、好好想想,你们看到有什么树种不要拔了,留着,我跟他们商量过后再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