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2 / 2)
☆、第39章
桓慎本是寡言少语的性子, 见母亲心神不宁,便开口安慰了几句,瞥见已经大亮的天光,他冲着甄琳桓芸交代一番,随即拎着卓琏昨日买下来的人参, 径自往卓府的方向赶去。
因知道卓琏要登门, 卓玉锦特地起了个大早, 呆在正堂中等候。她手里端着茶盏,时而抻头往外探看, 时而垂眸思索, 那副坐立不安的模样让卓孝同不由皱眉, 低声斥道:“老实点, 过几日就要进京了,要是在将军府里也这么没规矩, 咱们家的脸面怕是都被你丢尽了!”
樊兰急忙打圆场,拉着女儿的手拍抚几下, 等卓玉锦眼底的委屈之色压了下去, 这才松了口气。
突然,瞿福生脚步匆匆地进了门,躬身通禀道:“老爷、夫人,桓慎就在外头。”
“桓慎?”卓孝同叨念一遍,儒雅面庞上透出几分诧异,将目光投注在次女身上,“你不是说自己去酒肆时碰到的是卓琏吗?为何桓慎会过来?”
卓玉锦茫然摇头, “女儿也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不如先让桓慎进来,咱们问上一问,情况也就分明了。”
以往桓卓两家关系还算亲密,卓孝同也见过桓慎几次,这小子与脾性温和的桓谨不同,整个人看起来阴瘆瘆的,除了自家人以外,谁都不放在眼里。想起那双爬满血丝的黑眸,卓孝同缓缓拧紧了眉头。
“让他进来吧。”男子沉声吩咐。
没过多久,便有一道颀长身影跟在瞿福生身后迈过了门槛,瞿福生身形矮胖,而桓慎却高大健硕,两人一前一后走进来,对比极为鲜明。
“桓慎,你怎么来了?琏娘呢?”卓孝同态度颇为温和,他终归是生意人,深谙“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道理,即便卓琏不听话,他也不急着收拾这个女儿,到底是卓家的种,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且先让她得意一阵,反正自己已经想好了对策。
“昨夜风雪大,房顶被积雪压垮,大嫂脚踝受了伤,虽不严重,却无法起身走路,只能由桓某代为拜访。”他面色不变,语气堪称疏离冷淡。
听到这一番话,卓玉锦心里不免升起几分遗憾,桓家酒坊老旧破败,房梁坍塌,当时情形必然十分危险,怎么没将卓琏的双手砸断呢?要是她成了残废,就算手里握着再多酒方,无法估计曲饼的重量,无法辨别投料的多少,再想酿出美酒难如登天,老天爷还真是不开眼。
不过仔细想想,她那好姐姐也风光不了几时了,贵客离开汴州前,曾留下了一块令牌,有了此物,县令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