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2 / 2)

加入书签

  “你早就知道若蔷是死于他手?”费年下颚紧绷,态度委实称不上好。

  卓琏摇头,“往日妾身与费老板素不相识,清无底造好后您登门买酒,我看见了玉佩,才想起当年那一幕。”

  费年将信纸揉成一团,沉声道:“我会派人去查,若苗平真是罪魁祸首,定不会轻易放过。”

  得到了想要的答复,卓琏终于满意了,她拿出铜板放在桌上,起身要走,却听他道:“小老板,我种了不少桂花,你能否酿些桂酒,滋味儿甘美不说,喝着也能调养身体。”

  卓琏生在民国,各种各样的酒水见过不知多少,桂酒也在其中。想起呈现玉色、味道喷香扑鼻的佳酿,她不免有些意动。

  “若有一杯香桂酒,莫辞花下醉芳茵,只是品相上佳的金桂难寻,妾身又一直没倒出功夫,便耽搁了。”

  “要是小老板信得过费某,你酿酒的辅料由我提供,等美酒酿成后,匀出一部分给我便是。”

  费年对女人的手艺很有信心,他在京城待过二十余年,连宫中的御酒都喝过几次,论清光滑辣,没有哪种酒能比得过清无底,以质地出众的清酒作原料,辅以金桂、桃花等物,调配出来的美酒只要一想都觉得醉人,造好后他带回京城,也能当作礼物送给长辈。

  卓琏信得过费年,毕竟永平侯府家大业大,自己除了酿酒的手艺以外,说是一穷二白也不为过,完全不值得别人算计。

  “除去花草药材以外,荔枝、柑橘、葡萄、山梨都能酿酒,费老板能寻到什么果实,都可以往酒坊中送,届时妾身会按照价钱将果酒或银两送到茶楼中。”她沉吟半晌道。

  费老板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商谈好后,他派伙计将卓琏送出门,自己则回到房间,死死盯着满是皱褶的信纸,面色无太大变化,手上却青筋迸起,想来心绪算不得平静。

  卓琏迈进酒坊后,先将玉米饼子切碎,用骨汤泡软了放进盆中,给大山喂食,吃饱了的狗儿趴在地上,尾巴似扫帚般来回扫动,扬起一片尘土。

  她眯眼笑笑,转身走到新盖的泥屋前,将帘子、门板掀开。

  见状,福叔急忙迎过来,道:“琏娘别急,咱们一起把瓷瓮往外挪,你一个人根本擎不动,当心别闪了腰。”说着,他弯下腰,小心翼翼抱住瓮身。

  瓷瓮里装着的不是别的,正是已经酿好的清无底。

  寻常米酒在收酒过后,必须用隔水加热的法子来煮酒,同时放入石灰,使酒水既澄清又不至于酸变,但卓琏不喜煮酒,反而换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