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2 / 2)
“听承煜说,你好一些了?”
方嫣道:“回皇上,是的,但还得养一阵子。”
赵佑棠来看她,她心中也没有什么欢喜,她不是笨人,上回赵佑棠说出这种话,很显然夫妻之情已是荡然无存,他对她定是没有丝毫情义了,故而方嫣也不再抱有期望。
赵佑棠道:“能养好就成了,今日朕来是说宫人的事情。”
他把那意思说了。
方嫣在心里就冷笑开了,不用猜,定是冯怜容说的了,她在他面前总是装得一副良善的样子,什么为宫人考虑,其实只是为讨他的欢心罢?如此,他自然觉得冯怜容是好人了!
方嫣淡淡道:“皇上已经决定了,妾身也没什么反对的,这般也好。”
她多余的话没说。
赵佑棠自便走了。
到得九月,他便颁布下去,景国此后五年一选宫人,年至二十五岁,若无犯下罪行,或不满二十五,得重病者,皆可出宫,另外,在宫中满十年者,得三十两赏银,满五年者,二十两。
不仅如此,他还削减了宫人的数量,从宫中原有一万宫人减到四千,黄门也是一样。
这算是宫中一项不小的变革了,史官都一一记下,称颂赵佑棠节俭仁善。
朝中亦无人反对,反而因赵佑棠的举动,官宦之家的作风也得到了一些整顿。
毕竟,皇帝都削减奴婢了,大臣们还用这么多,这不是找死?
好些富贵人家都纷纷遣散奴婢。
赵佑棠心情愉快,有次见到史官,笑道:“此乃无心插柳,原本只是因冯贵妃体恤宫人,朕听她之言,甚是在理,没想到还有如此景象,可见朕一国之君,时常得做个榜样了。”
史官听得此言,用心记下。
这一刻,冯怜容不知道,她已经被不小心载入史书。
当然,名字是不全的,乃“冯贵妃”三个字也。
她此刻正在给赵徽妍做帽子。
天一入秋,便渐渐凉了,小孩子容易着凉,戴个帽子会暖一些,钟嬷嬷在旁边看了又看,眼见她拿个剪刀在棉布上剪了两个长条下来,就奇怪的很。
哪里有帽子长这样的?
“这是小兔儿的耳朵呢。”冯怜容笑嘻嘻道,“我给她做个兔儿帽,这兔子耳朵当然要大一些了。”
钟嬷嬷抽了下嘴角,可这耳朵也太长了,得拖到地上罢。
“不长。”冯怜容看出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