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2(2 / 2)

加入书签

  保定候三公子伸出一个手指头,“一句话,小渔就用了一句话,了结了案子。”

  “啊!”二女惊讶的瞪大眼,一脸不解“他说了什么?”

  “猪在河边树上!”保定候三公子笑道。

  “为什么?”灵宝依旧没明白,问道。

  顾十八娘却是哦了一声,轻轻一拍手,“可不是!可不正是这样!”

  “为什么啊?”灵宝又看向顾十八娘问。

  “因为那天夜里大水过,河水涨过了树顶,那么如果猪没有漂在水里,那么就可能是被夹在树上了。”顾十八娘笑道,看向保定候三公子,“是不是如此?”

  保定候三公子冲她扬起赞叹的笑,“的确如此,所有人都不信,呼啦啦的依言去找,果然在河边不远处的一株大柳树上,都已经烂透了,看来果然是兄妹啊,想的都一样!”

  “原来这样啊!”灵宝掩嘴笑道,“渔少爷怎么就一下子就能知道?”

  “小渔说了,其实很简单啊,不过人都不去想而已,人如遇事,总疑他人得利,自然便失了公允,失了明查。”保定候三公子笑道。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顾十八娘低声说道。

  灵宝不明白看向顾十八娘。

  “就是说一个人丢了东西,就怀疑是邻居偷的,然后怎么看邻居的说话动作都像小偷,等到真的找到丢失的东西,再看邻居又怎么都不像贼……”顾十八娘给她解释道。

  “妹妹读书不少啊,”保定候三公子笑赞道,没想到了个匠人除了医药书还读了《列子》。

  顾十八娘笑着谦虚说声略知一二而已。

  “他机敏有才,实乃百姓之福。”她笑道,这样聪明的人,对百姓来说总比摊上一个糊涂官好。

  保定候三公子点点头,“何止呢,简直是上下拥戴,短短半年就扫平盗匪,换得治下清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