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2 / 2)

加入书签

  在他身后紧跟着已换名为朱炫的灵元。

  “赵坤山死了!”朱大人说道。

  “啊?真的假的?”朱炫大吃一惊,“他今年还欠我的分红呢!我白给他请拨下一批军费!”

  说着懊恼的直搓手,“怎么死了?这老小子最善躲灾避战,怎么可能死了?”

  “说起来丢人!是被一群土匪围住中流矢而亡!”朱大人恨恨道,“早知道他这么没用,就不让他赖在那边不走,这下好了,不仅有机会给那群老不死换人,这得让那群老家伙趁机嚷嚷边界安订问题,一定会趁机再调兵过去!”

  “那怎么行!”朱烍瞪眼说道,“再派兵过去,还谈什么两国和平相处!”

  “正是如此。”朱大人负手在屋中走来走去,眉头紧皱,嘴里嘟嘟囔囔咒骂着,“不行,这战报不能这样写!这要是让陛下看了,简直是添堵闹心,我们做臣子的,要为陛下分忧!”

  他说着一停,“炫儿,你去请大理寺宋大人来。”

  大理寺有姓宋的官员好几个,但灵元听了却一句话没问,应了声“是”转身就走,显然他完全知道朱大人所指的是哪一个宋大人。

  灵元骑马从宋大人家出来时,已经是华灯初上,夜市的铺子准备开门,白日的铺子则正在关门。

  顾氏顺和堂门前,瘦小的灵宝正上门板,显得颇为吃力,她停下来歇一口气,忽的下意识的转过身,一张熟悉的面孔闯入眼帘。

  她顿时怔住了,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再看时,那个人已经绝尘而去。

  “哥哥,哥哥。”她拔脚就追过去,扬着手大声喊着。

  街道上人多路暗,那个人影很快就消失不见,跑的发鬓散乱引来无数目光的灵宝停下脚,呆呆的站在路中央茫然无措。

  她是又眼花了吧。

  就在朱大人重新针对此次边界突发事件写了奏折递给皇帝时,顾十八娘也收到了顾海的急信。

  信显然写的很仓促,上面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沈安林腿残。”

  建元七年八月末,沈安林腿残,九月中旬回京,遍请名医诊治无果,与建元八年五月回建康,那一世里他们夫妻二人第一次见面了。

  彭一针所在的药铺位置很偏僻,生意相对来说也差些,但顾十八娘过来的时候,彭一针正有两个病人。

  “哎呀,哎呀,大夫你可真神了!”颤巍巍的老者激动的说道,一面扔开手里的拐杖,“我能走了,我能走了……”

  他说着话,就在堂内踱步,身旁的小儿面带担忧要上前相扶,被老者拒绝。

  “我这老寒腿,我这老寒腿……”老头激动的念叨着,竟然开始抹眼泪,“十几年了,没想到带能有扔掉拐杖的这一天!”

  彭一针嘿嘿笑着,脸上难掩得意,却双做出一副无所谓的神情。

  “这算什么,不算什么大病!”他吭吭说道。

  “宝儿,快给大夫叩头,”老者抹着眼泪招呼小儿,“爷爷又能砍柴了,以后又能砍柴了,以后不会再让你饿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