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0(2 / 2)

加入书签

  “顾进士才十七岁,他的妹妹自然更小,小姑娘家的能为哥哥跑到京城来就已经不错了……”

  一时间,嘲笑的同情的言论纷纷。

  而顾渔听到这个消息,却没什么意外,作为状元,他不用再参加朝考,等着直接下令到翰林院去报到就可以了,只不过因为李大学士的事,朝考迟迟未开始,今科三百名贡士除了呆在牢里的四位,都还在等待分配。不管朝考成绩如何,大家各自的去向基本已经定了,趁着尚未正式公布的这段难得时间,大家都在互相走动拉关系,以图将来官场上互相帮衬,尤其是那些最末等的特定外放的人,为了将来能前程顺利,纷纷跟留在京里的同科们搞好关系。

  顾渔接到的宴请以及拜访多不胜数。

  “都拿走……”他随手将小厮递上的某某人的请帖扔在一边。

  “少爷,这么多请帖一个都不去啊?”小厮一脸为难,捡起请帖放在桌子的另一旁,那里已经堆放了厚厚的一沓。

  至少现在他还没心情参加这些人的应酬。

  “这个疯丫头……”他自言自语,一面回答小厮的话,“就说此时不便,他们知道我什么意思。”

  不管怎么说顾海跟他是同宗同族,出了这么大的事,他顾渔不是忙着找关系疏通就是惧怕受牵连而闭门不出,这时候不参加宴席不见客,是很合情合理的。

  “都已经给她说了朱大人跟文郡王的关系,她怎么……”顾渔微皱眉,很是不解,伸出修长的手指抚着额头,“他们在仙人县的时候,跟文郡王到底有什么特别的交情?”

  不管有什么交情,文郡王都绝不会为了顾海这个小小进士,得罪朱大人得罪皇帝。

  “渔儿。”顾慎安踏步进来脸色微沉,“海哥儿的事只有靠你了。”

  顾渔恭敬的接了过来,亲自给顾慎安捧上茶,才点点头。

  “只是如今陛下正在气头上,缓些时日我再上折子……”他思忖片刻说道。

  作为皇帝钦点的状元,顾渔有一次请求赦免亲人罪行的特权,因为顾虑重重,一开始谁也没敢动这个念头,后来顾慎安认真的想了想,觉得还是让顾渔行使一下这个权利的好。

  “如此也好……”顾慎安点点头,看着顾渔颇有些歉意,“此行必定会拖累你……”

  虽然状元都有这个权利,但大周朝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个状元真正如此做过,一则但凡成了状元的人,家世都极为不简单,根本就没有人会犯能够触怒皇帝的罪行,真要家人有这样的罪行,能不能参加科考尚不一定,就侥幸参加了,皇帝通过司学部门的备案,也绝对不会给这个人点为状元的机会。笑话,那岂不是自己否认了自己。

  因此像顾渔这种情况的还是头一次出现,可以想象,这势必会引来皇帝不满,前程肯定会受影响,说不定会被寻个借口扫出翰林院,以状元身份外放个七品小官,从此一辈子再也无成就大事业的机会,最大的事业也就是当个知府而已。

  以顾渔这般年纪,又颇受皇帝喜爱,将来一定会被重点培养,说不定成就比他顾慎安还要大得多。

  但眼下族里突然冒出顾海这个倒霉催的,生死事大,总不能真的眼睁睁看着他去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