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6(1 / 2)

加入书签

  荀卿染每天卯正起床,到祈年堂处理家务,然后就齐二夫人和容氏处请安。接下来、还是不断有家里的管事媳妇们过来回事。这边刚料理清楚送给各府的年礼,每天也不断才各处送来的年礼。这些,有些是齐家二爷在外院接持,也有好些,是派了管事的媳妇婆子来给容氏请安的。容氏多不见,齐二夫人见了几个、也推给荀卿染。荀卿染从早忙到晚,日子过的倒也充实。连齐攸已经走了数日,都渐渐不觉得了。

  转眼就到了腊月初十,是定远侯方信和曾静的婚期。

  这门婚事,已经是最近京城的热门话题。因此荀卿染不用特意打听,就都知道了。定远侯方信正当壮年、在丧妻不过半年后,迎娶新人,新人还是曾家的女孩,算是方家和曾家续上了这门亲事。曾静早在曾家老爷进京后,就搬出了侯府,住到城东曾家在京城的别院待嫁。这些天,不仅到定远侯府送贺礼的人络绎不艳,就是地处偏僻的曾家别院,也每天宾客不断。又渐渐传出曾家老爷这次官吏考核评语甚佳,年后就要升官的消息。方信的婚宴,容氏早就不再出府做客.因此依旧不去、齐二奶奶养胎不能去。

  其余的人早都换了出门的衣裳,大太太、齐二夫人带了荀卿染、齐婉丽和齐三奶奶,还请郑姨妈带着郑好儿、郑姝儿两姐妹坐马车,前边齐家的大老爷、二老爷、二爷齐修三爷齐俭,五爷齐佐,还有郑元朔、郑元朗两兄弟都是骑马,一行车马浩浩荡荡,一同到定远侯府贺喜。

  郑元朗本来在江南老家料理铺子,因着郑好儿的事,郑姨妈很是伤心,就写了信给他。郑元朗接到信,就从江南老家赶了过来,两天前到了京城,也是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年的意思。

  到了定远侯府,有知客的媳妇接着,齐二夫人一行先到后宅来。方信的长子宗哥儿带着宝姐儿、官哥儿几个过来行礼。

  轮到官哥儿给荀卿染行礼的时候,小胖墩糯糯地叫了声四婶婶,就扑到荀卿染腿上,要荀卿染抱他,却被宗哥儿说了一句。只好又接着给齐琬丽行礼。

  礼毕,大家在厅内分别坐下来。

  官哥儿被奶妈放在大椅子上坐了一会,就开始不老实,一边踢蹬着肥肥短短的退,一边东张西望。见荀卿染也在看他,官哥儿便裂开小嘴笑起来。

  荀卿染冲官哥儿招招手,官哥儿从椅子上爬下来,小跑到荀卿染跟前,荀卿染俯身将他抱在怀里,小声逗弄他说话。

  官哥儿靠在荀卿染怀里,问他什么他就说什么。荀卿染对这种胖乎乎,又傻傻的没什么心眼的小孩子最没抵抗力,就是跟在她身后的桔梗和麦芽,也都对官哥儿喜欢的不得了。

  那边齐二夫人就问宗哥儿和那两今年纪稍大的男孩,书读到哪里了,可有长进,听说换了先生、新先生教的可好.又嘱咐几个孩子要用心读书,也不要耽识了骑射等语。宗哥儿一一答了,他年纪渐大,这一屋子的女眷,颇有些不自在,坐了一会,就带着两个庶弟出去了。齐二夫人就和宝姐儿聊起家常,一会工夫,方信从外面走了进来,说是请齐二夫人到喜堂上去坐。

  因为方信父母早丧,拜堂的时候、只拜祖宗牌位。如今请齐二夫人到喜堂上坐,并不用受新人的礼,也算有个长辈在场鉴证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