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4(1 / 2)

加入书签

肉啊。

  母女俩哭了半日。

  晏夫人又道:“你的嫁妆咱们也不要了,算是对得起谢家。”

  生怕谢家的人反悔,迟则生变、夜长梦多,最后不管女儿愿意不愿意,叫了晏家的仆妇进来,连拉带扯就要强行带走。

  “娘。”晏氏跪了下来,决然道:“我走,请容我去拜别一下婆婆。”

  不走又能如何?母亲已经来接人,自己坚持留下来婆婆一样不喜,而且一想到丈夫是为苏氏死的,心头就有无限怨气。

  狠一狠心,暂且不去想儿子便罢了。

  跪拜婆婆原本就是应该的,晏氏去了上房后,又去了长房,竟然给初盈磕了头,“我自问不配做锦哥儿的母亲,今后恳求大嫂多加照看。”

  简妈妈皱眉,“五奶奶起来吧,别折了我们奶奶的寿。”——

  侄儿父亡母嫁,做大伯母的本来就有责任养育,哪里用晏氏来磕头?传出去,倒似自家主母不情愿一样。

  “不为锦哥儿,大嫂也受得起这几个头。”晏氏坚持磕了头,红着眼睛道:“自我嫁进谢家,多亏娘的关心,大嫂一直以来的照顾。”语音哽咽,“这怕往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福气了。”

  初盈说什么都不大好,只能道:“好好过日子罢。”

  奶娘抱了锦哥儿过来,晏氏搂着他哭了一阵,方才道:“哥儿,以后要听大伯母的话。”泪流满面搂了儿子,再也说不出话。

  锦哥儿年纪还小,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见母亲一直哭,自己也吓得哭了,还有些害怕,伸了胳膊要奶娘抱抱。

  奶娘赶忙上去抱他,晏氏舍不得,又是一番难舍难分,一通乱。

  后来还是晏夫人追了过来,才结束了这场热闹——

  等谢长珩中午回来时,晏氏已经走了。

  “果然是个薄情的。”他道,转目看向妻子,带着几分探究和疑惑,“俗话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怎么说丢就丢下了。”

  初盈静默了一阵,方道:“那也得看什么样的夫妻。”轻轻握了丈夫的手,“你我自然是有恩情的,可是老五你也知道……,他看重的是苏姨娘,心里并没有晏氏,这情分自然有些淡薄。”

  谢长珩的表情略缓,轻声道:“你终究不会像晏氏那样。”

  “胡说什么呢?”初盈嗔道:“这也是好比的?”心下又是一片黯然,“认真说,也不知道我能不能养好,只怕……”

  “不让我说,你还说?”

  “不说了。”初盈轻轻倚了过去,柔声道:“我瞧着锦哥儿长得像老五,怕娘看了又是伤心,就留了下来,正好和重哥儿两个小人儿做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