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6(1 / 2)

加入书签

奶奶,总是跟五爷这么别扭着,也不是法子,得空还是劝一劝吧?”

  晏氏冷冷道:“没空。”

  薄荷不好深劝,只得道:“我去看看小少爷。”

  晏氏靠在椅背里,觉得累,——自己比大嫂还要小一岁呢,却没有她那样的好命。

  大嫂有皇后娘娘撑腰,有傅家撑腰,有丈夫心疼体贴,这一年里,长房愣是没往屋里添一个人,这人和人真是比不得。

  自己尽心竭力的做好媳妇,却是这么一个结果。

  唯一让心里感到安慰的,是锦哥儿。

  将来即便丈夫靠不住,还有儿子,只要好好的把儿子抚养成人,不求光宗耀祖,只要平平安安的长大,好好的孝顺自己便是。

  至于丈夫,已经完全不指望了。

  晏氏尽量给自己平气,过了好一阵,叫了薄荷进门,“前段儿一直忙着,说是给大嫂绣小孩子活计的,还剩下一大半,你把东西和针线都找出来。”

  “奶奶不歇一歇?”薄荷看着憔悴的主母,有些心疼,“要不……,剩下的我替奶奶绣完了吧。”

  “不用。”晏氏不想假以他人之手,一则显得没诚意,二则自己根本就不想闲下来,不然又要忍不住去想那些破事,还不如忙活一点的好。

  所以给长房预备的小孩子衣服,不仅要绣,还要亲手好好的、慢慢的绣。

  ******

  谢长珩最近十分忙碌,中午很少回家用饭,晚上回来也有些迟,不过进门还是精神奕奕的,对着妻子始终都是一张笑脸。

  初盈不放心,让人悄悄的去傅家问了几句。

  宋氏让人捎回来话,说是眼下南边的确有些动荡,但是局势不明,还没有到立即打仗的地步,况且即便真的要用兵,也不会是在冬季。

  初盈听了点头,“也就是说,总得这孩子出生以后去了。”

  “应该吧,我也不懂。”简妈妈给她换了一个手炉,在边上坐下,“即便打仗,也是南边乱一点儿,哪里就到京城里了呢?奶奶不用太过操心。”

  初盈想起了兰舟,可是又不好专门叫人去打听。

  只是抽空去家里小佛堂上了香,希望菩萨保佑亲人们都安康,保佑自己生产顺利,也希望兰舟小两口平安无事。

  随着身产日子的临近,肚子越来越大,孩子挤着了自己的胃,最近几日又有些烧心的症状,加上身体笨重,每天都恹恹的懒怠动弹。

  谢长珩听两位稳婆说,临产前要适当走动,便每天吃完了饭,陪着妻子在几间屋子里来回踱步,还让丫头们把桌椅都挪开,免得不小心磕碰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