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8(1 / 2)

加入书签

初慧一个字也不敢辩解,恭敬道:“臣妾告退。”

  孙太后看向前面朝堂的方向,一声冷哼。

  底下的人弹劾谢家、傅家,皇帝不然没有严加斥责,后来御史中丞叶兰行站出来请缨查案,居然还力排众议同意了!

  当然了,这个“众”大都是站在孙家这边的。

  可是谁不知道叶家的那点子事,早点依附谢家,后来仰仗傅家,自家人查自家人能查出什么来?皇帝明显存了和稀泥的打算,想把事情揭过去。

  若是这次让傅家轻易逃过去,岂不是太便宜了!

  孙太后派人去传了话,让皇帝下朝以后过来一趟。

  自己这边琢磨了一番,大致想定了说词,因而一见皇帝,便道:“你表弟志高的年纪不小了,哀家想着让他往后多历练几番,将来也给皇上添个臂膀,是得找点事给他做做。”

  表弟?皇帝尽力忍着面上没有变色,回道:“母后说的是。”

  孙太后叹了口气,“听说京城里有米铺吃死了人,还牵扯到了皇后娘家?”不等皇帝回答,又道:“不如……,就让志高去练一回手吧。”

  皇帝迟疑道:“儿子已经安排了人,是从前御史台叶大夫的长子……”

  “皇帝。”孙太后换了语重心长的口气,“这种事可轻可重的,未免外人查起案怎么知道深浅?闹大了,皇后的脸上也不好看。”

  一副为傅家着想的姿态,要是初慧在场,只怕不知道该做何表情才好。

  皇帝略作沉吟,道:“让朕回去想想。”

  这一想,不知道想到什么时候了。

  孙太后对皇帝的拖延战术很是不满,声音转冷,“皇帝从前小的时候,是皇子里面最听话懂事的,如今大了有本事了,哀家说的话便不中听了。”

  一个“孝”字压下去,皇帝也不得不开口解释,“母后,儿子并不敢。”

  孙太后意气稍平,接着道:“哀家这也是为了皇帝你好,想当初……,孙家上下为皇帝鞍前马后,总不能将来后继无人吧?志高能干了,皇帝不也多一个能臣。”

  ----这是提醒皇帝,当初是怎么爬上这龙椅的。

  “多谢母后一番好意关心。”皇帝微垂眼帘,看不出到底是何表情,不过想来也好不到哪儿去,沉默了半晌,方道:“母后说得是,那就让表弟一起审理此案。”

  皇帝最终不得不妥协了。

  孙太后有着胜利者的骄傲和满意,也退了一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