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2 / 2)
果不其然,底下谢夫人便道:“只是家境寒素了一些,从小就在我们家附学的,住得不远,平日里也时常有些来往。”
----是时常过去打打秋风吧?
宋氏面上不动声色,笑道:“住得近才好,往后说话就更方便了。”
心下拿定了主意,这是一家,先头另外还找一家条件好些的,不过只是庶子,由得初芸自己去选,将来好不好也怨不得别人。
只是初芸的亲事一定,就不好再拿捏远在青州的陶姨娘。
不过担心归担心,到底还是眼前亲女儿的婚事要紧。
陶姨娘就算有了身孕,是男是女都还不知道。即便是个男丁,生下来比宪哥儿还要小几岁,等养大顶多分点薄产与他,便算是尽够了嫡母的恩情。
谢夫人又说了一些家常话,转而扯到了初盈身上,含笑问道:“我还带了点东西给盈姐儿,不知她这会儿可得空?”
“她能有什么事?”宋氏当即侧首吩咐金盏,“去把阿盈叫过来。”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叫她别磨蹭,免得让谢夫人等久了。”
意思是,好好打扮一下再过来见未来婆婆。
女儿既然要嫁去谢家,今后就得看着婆婆的脸色过日子,眼下便是再没空,也得收拾妥当过来说话。宋氏虽然心疼女儿,但也不想让她在婆婆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一个好的开始,将来的路也会顺一些。
从来做媳妇的便是如此,这才刚刚开始,女儿且还有得日子熬呢。
唯一放心点的是,谢夫人看起来还算是讲道理的人。
遇上像自己婆婆那般不讲道理的,凡事偏心没个边儿,媳妇怎么做都不对,那才叫人头疼呢。
谢夫人慢悠悠的喝着茶,含笑说着闲话。
“娘,谢伯母。”片刻后,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进了门,先打了招呼,然后上前对着谢夫人福了福,等她点了头,方才恭谨乖巧的坐在一边。
谢夫人第一次仔细的打量未来儿媳,----从前替小儿子相看的时候,只觉得人差不多就行,从小看着长大的姑娘知根知底,没有那么多需要深究详察的。
一张小巧的瓜子脸,圆杏眼,肤色莹白如玉,天水碧的半袖上衣,月白色的银线挑花笼纱儒裙,仿佛水里一支亭亭玉立的清莲。
容貌算是出挑的,但也绝对称不上绝代佳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