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 / 2)

加入书签

  到了上房,马氏先从里面迎了出来,身后跟着二房的两个庶子兆荣、兆昌,过来给大伯母拜寿,说了几句吉祥喜庆的好话儿。

  宋氏笑着受了礼,让两个侄儿去外面好好玩儿。

  接着是丁姨娘和两个通房丫头,其中丁姨娘是兆荣、兆昌的生母,----主母膝下一无所出,做姨娘的却生了两个儿子,在二房的地位自是不一般。

  不过再不一般也是姨娘,在儿子们没有成家立业分到家产前,断然不敢碍了主母的眼,穿戴上头看起来十分平平。

  即便像今儿这种喜庆的日子,丁姨娘也不敢太过花哨,只是多插了一支金钗,换了一身八成新的衣裙。妆容干净、身量微丰,眼神里有着对日子满足的安定,若不是整天低头含胸做谦卑状,----不知道的,多半要以为她是二房太太,马氏才是那委委屈屈的姨娘。

  宋氏心里清楚二房的那些琐碎事,收了丁姨娘和两个通房的礼,客套几句便算是道了谢,转而和马氏说起等下宴席的事项。

  马氏笑着把她往里迎,一面说道:“今儿大嫂是寿星翁,只管歇着,我若是有不懂的自去问娘,好歹会撑过这一日的。”

  宋氏知道她素来就是这样,----越是逢人喜庆的时候,心里就越发作酸,说话总是阴阳怪气,但实则又没有什么坏心。

  因此心下虽然不大痛快,也只是蹙了蹙眉,敷衍道:“那就辛苦弟妹了。”

  这边初盈几个小不点儿,早进了里面暖阁呆着,大厅里只留了初慧,陪着傅母和何九儿说话。初慧年纪不小,宋氏有意让她学点接人待物之道,近几年但凡有这种人多的场合,都要把她带在身边指点一二。

  宋氏的娘家在外省,今儿并没有娘家亲戚过来,倒是马氏的娘家挨得近,马氏的大嫂一早赶了过来。

  马大奶奶比宋氏略大几岁,口角伶俐、精神利索,很是爽快的一个妇人。

  大约是有着和宋氏一样的想法,今儿还把两个女儿也带上了,----春娥十五、秋娥十三,都还暂且待字闺中。

  初慧和这对姐妹花比较熟,上前打了招呼,又介绍何九儿道:“这是何家九姨。”

  马氏姐妹互看了一眼,都喊了一声“九姨”,只是马春娥比何九儿还大一岁,喊得有些别别扭扭的。

  马大奶奶扭脸瞧着了何九儿,打量了一番,回头朝傅母笑道:“看着面相和老太太有几分相似,长得跟一把子水葱似的,好一个标致的可人儿。”

  傅母听了颇为自得,张了张嘴却停住,转头先对吩咐初慧,“等下客人多,带你九姨和马家姑娘去里头说话。”等人走了,方才对马大奶奶说道:“这是我娘家的一个侄女儿,年纪不小了,你若是听说了什么合适的人,记得留意一下。”

  马大奶奶自己还有两个闺女没嫁,要有合适的,自然也是紧着自家闺女先挑,哪里顾得上外头的人?心下虽然觉得傅母胡乱托人,面上却没流露半分,含笑道:“何家表妹是个难得的人物,哪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