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 / 2)

加入书签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宋氏当然不能显得偏心,于是给初芸挑了一块橘红色的细花缎子,又让两位姨娘上来挑选。

  卢、陶二人见主母真的要赏人,这才再三谢了上前。

  送布料的妇人满嘴奉承,笑道:“太太一点也不心疼银子,竟然是人人见面都有一份儿,可是照顾我们的生意了。”

  陶姨娘笑道:“我们太太一向大方舍得,京城里头谁人不知?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能跑得这么勤?”一面说话,一面拣了一块鲜亮的桃红色缎子,“一个月里头,怎么着也得来个三、五回吧。”

  “陶姨娘真是水晶心肝的人儿。”那妇人正要说点凑趣的话,堆了笑道:“这张嘴更是厉害,真真叫人……”

  门外进来一个小丫头,传话道:“太太,老太太让小姐们过去说话。”

  宋氏问道:“有客人来了?”

  “何家的人到了。”

  ----何家的人?!难道是……

  初盈心内如同一道闪电划过天空,雷声阵阵。

  宋氏没有留意到女儿的神色,闻言点头道:“知道了,这就过去。”起身收拾,想着婆婆是个好面子的,来客人要迎接的隆重一点,便不论年纪大小,把嫡庶几个女儿一起带出了门。

  作者有话要说:

  4、故人(中)

  傅母的娘家姓何,跟着丈夫从原籍陕西来到京城后,由于两地相隔太远,就再也没有见过娘家人。娘家三个兄弟里面,只有何三舅走了读书的路子,年纪比傅老太爷小几岁,际遇却是天壤之别。

  傅老太爷有经天纬地治国之才,曾经两度受荐御前,从一名九品的翰林侍讲,一路不断青云直上,直到最后成了皇子师、帝师!

  而何三舅如今四十多岁,还只是一名小小的九品县学教谕。

  这一次,多亏了傅老太爷动用人脉为其周旋,谋到了一个国子监录事的缺位。

  虽说依然还是九品官职,但却是从地方调任京畿,等于变相的升职,况且以何三舅的年纪,至少还有十几年时间往上爬,应该还有乌纱帽变大的机会。

  傅母确定了消息以后,高兴得连着几天都没睡好觉。

  宋氏早就让人收拾了一个小院,预备给何家的人安置。

  京城里头房子贵,傅家的宅子四进四出还外带花园,若不是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