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9(2 / 2)

加入书签

  我说:“臣妾觉着可行,就是大赦的对象,能换一批人就好了。”

  苏恒的眉心便舒展开,这才有了些意趣,笑道:“说来听听。若是可贞开口,朕定然法外开恩。”

  我说:“臣妾是觉着这是件正经事,倒无需陛下法外开恩。”

  苏恒便眯了眼睛对我笑。

  我说:“臣妾听哥哥说,河南那边千顷良田都无人耕种。当年战乱,确实是洛阳一带争抢得厉害,十室九空也是有的。不过寻常世家,家里就有奴仆上千人,大一些的世家,上万人也是有的,怎么还找不出种田的人来?”

  苏恒神色便也正经起来,望了我一会儿,才又笑道:“你是劝朕解一批奴籍?”

  我说:“反正我觉得,这些奴仆又没犯过什么罪,却又天生低人一等,比那些杀人越货的囚犯更值得‘赦免’。善举自然也就更大些。”

  苏恒道:“容朕想一想该怎么办。”

  我笑道:“陛下想不出来的话,臣妾这里倒有个现成的人,能为陛下解忧。”

  苏恒便点了点头,还是“说来听听”的意思。

  我便说:“平阳公主。”

  平阳素来是个护短的,不少人为了得她的庇佑,主动卖田乃至卖身入公主府。她府上奴仆必然不少。她又是个公主,若她率先响应,其他人也就不好推脱了。

  我不能说得太明,只希望平阳得了这个机会,赶紧给翠羽脱去奴籍。

  苏恒伸手揉了揉我的头发,道:“此事你说了便罢,就不必再操心了。一切交给朕。”

  苏恒果然把大赦的提议给驳回了,却也没急着说奴仆的事。

  蜀地未平,这种可能会触动大世族的事,一时也确实不好下手。

  眼看着陈午真的不能被放出来了,太后终于信了楚平的话,安安静静的等汤泉宫修葺好。

  哥哥做事一贯不拖泥带水,不过两天,便将汤泉宫休整一新。

  我原本还在犯愁,是该让刘碧君跟了太后去,还是该留她在未央宫里,结果她竟主动请缨,说要去侍奉太后,倒是省了我一番计较。

  她暂时离苏恒越远越好。

  反正苏恒已经等了近十年,我不信他连这么几个月都忍不了。

  太后走的那天,我又告了病,没去送她。

  宫里其他妃嫔倒是都去了,但太后也是有心气的,她连苏恒都恼了,自然不会见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