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4(1 / 2)

加入书签

  由是这般,他只能日日传召程道正,从一个外人口中得知女儿病况,好使心安。

  

  片刻休整,片刻喘息,皇帝拿起桌上的密函,拆开来看。

  

  看完后,皇帝立马唤来刘安福,吩咐道:“准备笔墨纸。”

  

  刘安福一听此令,极是不解,心想龙案上不是有现成的笔墨纸吗?且那都是天下间最好的笔墨纸,唯有天子,方才可用。

  

  待刘安福听皇帝道出,要准备的是何种纸,何种笔,何种墨后,心中不解之意更甚。

  

  心想,陛下何以会要那般寻常的纸,那般粗劣的笔,还有那般无奇的墨?

  

  纵使刘安福心头有万千疑问,也唯有接旨,转头便去让人备了起来。刘安福退下后,皇帝沉思多时,又从玉笔枕上拿起朱笔,抽出龙案上现备着的一张空白宣纸,墨洒笔挥,书了四个大字“孙子兵法”。

  

  刚劲有力,风骨立显。

  

  先莫说御笔亲书,本就一字千金,万众吹捧。哪怕不说这是皇帝亲笔写的,任谁看了,都会点头不断,连夸此字之好之妙。

  

  但皇帝见后,却轻轻地摇了摇头。

  

  摇头不是因字不好。

  

  相反,在皇帝看来,这幅字确然如往常一般,写得很好,但正因写得很好,所以才不好。

  

  因为许澈的字向来不大好。

  

  ……

  

  盛澜所得的不是什么大病,如盛姮所料,正是因其在府外不好生吃药,才将病给拖重了,如今,每碗药皆是太医院亲熬的,每回用药,皆是盛姮亲手喂的,没两日,盛澜的病便见好,瞧上去,也已不是刚入宫时那副病恹恹的模样了。

  

  盛姮见女儿病情渐好,面上的笑自然也渐多了起来,心头的忧亦然如此。

  

  盛澜病好,并意味着她留在宫里头的日子不多了。

  

  盛姮入宫这些日子,若说不想儿女们,那定然是虚假至极的话。但在宫内待得久了,思念之情便也随之淡了不少,可如今又同女儿相处了几日,本淡去的思念之情不减反增。还因此还开始忧心起了宫外两个孩子的吃住好坏、平日安危。

  

  这日午后,华清殿里来了一位稀客,执掌凤印的淑妃娘娘。贵贤二妃在禁足中,许婕妤佳人已逝,还有个姚美人不值一提,现如今的后宫极是冷清,淑妃虽掌了凤印,却也得意不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