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3(2 / 2)

加入书签

  有人的死尸装得不合格,被踩到会哎呦一声叫唤。

  明军看见活人自然要补上一刀,这些人自然要辩解一番“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吴三桂逼我反”。

  “死尸”见得多了,明军也就见怪不怪了,遇到演技明显不合格的“死尸”也不予理会。

  吴三桂的麾下投降成风,短短一个月,地盘就被明军抢了去。

  无可奈何之下,吴三桂只有带着家眷和残余的兵马,逃往云南西南部。这里地形复杂,足以支撑他们休养生息。

  另一边,康熙也被明军的实力惊呆了。

  真是想不到,朱慈烺起兵才短短两年,竟已有了这样的实力。再给他们两年时间,这天下鹿死谁手还真难说。

  更何况,这北方大地亦是人心浮动,不少人眷念前朝,天牢都盛不下了。

  不能这样下去了,康熙想着。

  驻扎于长江以北的清军,在康熙的一声令下,过江猛攻南京城。

  刚刚摆平了吴三桂,还没来得及与姜妍亲热一番的玄微,又不得空了。

  康熙想得挺好,趁明军攻伐吴三桂兵力大损又分散诸地的机会,猛攻紧挨着长江的南京城。

  就算城破后对明军造不成多大伤害,也可以向天下人展示一番清军的实力。告诫他们,大清才是这个天下的主宰,千万别站错了队。

  可是如今天寒地冻的,南京的雪都有脚踝深,北方更是大雪封路。

  南方还能急行军裹着棉袄打仗,北方的雪地里连粮草辎重都难以运送。

  因此,南京城在清军的猛攻下稳如泰山。

  粮草跟不上,清军也渐渐疲软了,还被抓住机会的明军反杀了一拨。

  康熙无法,只能加紧训练八旗和绿营,筹备军用物资,等到开春雪化后再战。

  紫禁城里的东向,也飞快地随着线报传到了南京。

  大战一触即发。

  来年,黄河决堤,数省百姓受灾。

  紫禁城的朝堂上,陈廷敬伏地痛哭:“皇上,大水过处,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且洪水之后必有瘟疫,若是不先行救灾,必将哀鸿遍野。皇上,三思啊。”

  索额图冷笑着憋了陈廷敬一眼,“皇上,当务之急还是先夺回江南,若是任由朱慈烺逍遥下去,以后怕是更难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