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6(2 / 2)

加入书签

  清帝的敕书旁边,是一封明乾元皇帝的诏书。

  他出兵起事,打的是反清复明的旗号,是以各地反清力量纷纷依附,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陕西提督王辅臣就不说了,大大小小的官员士绅更是数都数不清。

  若是他接了清帝的敕书,投清反明,甚至攻伐明帝,手下的人大半都不会跟随于他。

  众叛亲离之下,他还能世世代代地坐稳“云南王”吗?

  而且他才反清复明,就要投清反明,康熙小儿如何看他,天下人如何看他,后人又如何看他?

  饶是他的脸皮有长城砖那么厚,也受不了天下人的白眼。

  反之,他若接了明帝的诏书,前途更是未卜。

  他可是杀了南明的永历帝,与朱明皇室有着血仇,朱慈烺不一定会信任他。他就算一时权势熏天,难保日后不会有被清算的一天。

  皇家的人,器量向来小得很。

  一旁侍奉的吴世璠忍不住出声道:“爷爷,你何不自立为帝。那康熙杀了父亲和弟弟,和咱家已经是死仇,万万不能降他。”

  他的父亲是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应熊娶了建宁公主后,作为人质一直留质北京。

  年前,吴应熊将康熙削藩之策通告吴三桂,并秘密把吴世璠送出了京城。

  吴三桂起兵反清后,吴应熊和其子吴世琳被康熙诛杀。

  是以,吴世璠恨毒了康熙。

  旁边的谋士也附和道:“小公子说得极是,无论投明还是投清,对王爷来说都不是好出路,倒不如自立为帝,固守西南。清势弱则助清,明势弱则助明,三足鼎立之下,王爷可高枕无忧也。待时机成熟,一统天下也未为不可。”

  引以为傲的孙子和一直倚仗的谋士同时劝自己称帝,吴三桂还真动了心思。

  下属们挨个来劝了一遍后,“再三推让”的吴三桂终于“勉为其难”地称了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是为昭武皇帝。

  ******

  除了攻下杭州那一天,玄微陪了下姜妍,后面基本就长在巡抚衙门了,废寝忘食帝处理政务、军务。

  南直隶有父亲处理,他可以撒手不管,可浙江一省的事也不少。

  依附于明的官员、将领要查其品行,斟酌使用,不过他们祖籍都在北方倒是个麻烦。

  战死的士兵要抚恤,伤残的士兵要安置,刚编入军中的士兵要训练,军饷还有些欠缺。

  战事中和迁海令下流离失所的百姓要发还原籍或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