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7(2 / 2)

加入书签

  姜妍尤其关注乡下人摆的小摊子,看到有趣的东西就买下来,扔到小伙伴们背着的背篓里。

  从早上逛到晚上,姜妍、铁蛋、三个毛、三个妮的背篓都装满了,不过买的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儿,加起来才两百文。

  正像宝哥哥说的:拿五百钱出去给小子们,管拉一车来。

  姜妍不止买了八个背篓的存货,还跟几个手艺独特走街窜巷的小商贩独家定制了商品。

  张山觉得自己很幸运,他不过闲来无事,用漏水的陶盆养了一株山里挖来的小树,和母亲衲的鞋底一起摆出来卖,就被一个小孩用十文钱买走了。

  第一次靠着自己挣了钱,这种爽感简直无以伦比。

  而且小孩还说了,以后有造型别致的盆景,尽可拿到城南清河坊市的姜氏生活馆。

  李四柱也觉得自己很幸运,他做鸡毛扫的手艺不赖,经常收鸡毛做了鸡毛扫来卖,前些天逮到了一只野鸡,尾羽特别漂亮,就做了一个漂亮的小号鸡毛扫,插在货杆的最上头。

  不过几天来一直没人买,他都把小号鸡毛扫的价钱降到和大号鸡毛扫一样的五文钱了还是没人买,觉得小号鸡毛扫的鸡毛没有大号鸡毛扫多,亏了。

  直到今天,一个小孩买走了,还承诺以后要是有这样漂亮的尾羽,不用做成鸡毛扫,她还按这样的价格收。

  他村里就有一家猎户,只要便宜地收过来,倒手一卖就能赚好几文钱,简直是无本的生意。

  ……

  姜妍和小伙伴们回到店里,两个毛和三个妮纷纷表示,这些东西他们也会做,不用花钱买,显然今天花了两百文这样的巨款让他们十分心疼。

  不了解两百文是什么概念的,在钱包里装两百个一元硬币再花出去就知道了。

  没穿越来清朝的时候,在她心里,十两八两都不算钱,身上不揣个几百上千两好意思出门吗?至于用万两黄金赎一个青楼名妓更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自从穿来清朝,她的金钱观念已经被刷新过很多次了。

  物价可以参考《红楼梦》,像荣国公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老太太的月例银子是二十两,老爷夫人是五两,少爷小姐是二两,一等仆是一两,二等仆是五百文,粗使丫头和杂役是二百文。

  所以像探春这样的公侯小姐,也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攒十吊钱。

  总而言之,古代的银子还挺值钱的,普通人交易基本都是用铜钱,极少用银子。

  晚上,姜妍是在楼上还槐树村的小伙伴们一起睡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