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3(1 / 2)

加入书签

弟还是选一个适合的书院最好。”

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受教这样的先生,还不若不念。

事情定下来了,丢下一个怏怏落魄的宋庭章,清晓随谭老一同告辞。大门外,清晓再次道谢。谭老笑道:“我能收他一来确因他是快璞玉,也因姑娘。小小年纪,少见能有此见识,愿为弟弟进学而费心思,是个有远见的孩子。有姐如此,想来清昱也不会差。”

清晓有点羞,福身道:“哪里,先生过誉了。”

谭老却笑了。“你啊,还颇有些小聪明,倒是随了我家夫人的脾气。她最喜欢伶俐的孩子。后日府上有茶会,若无他事,便随清昱来吧。”

清晓福身谢过,便相互告辞了。

谭老刚上了轿子,忽而掀了轿帘问道:“阮清昱……那阮清让可是你兄长?”

姐弟二人点头应声。

谭老朗声笑了,道了句“怪不得。”便放下轿帘离开了。

姐弟二人目送他远去。

翰林院大学士,兄长不也在翰林院,想来他们都是识得的。清昱这事,虽说算缘分也是巧合,可巧得让清晓不踏实,如此想想,莫不是和兄长有关……

清晓回到家,把前因后果告诉了父母。二人惊讶,没想到一个小姑娘竟做出如此惊人之举,她才多大啊,就能领着弟弟求学了,且还背着家人。不过嗔怒之后,自然是大喜过望。能被谭老先生收下,这可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那可是太子少傅,谭毓夫啊!”阮伯麟不禁感叹。

谭毓夫?

清晓颦眉,好似在哪听过……

次日夜晚,清晓还在犹豫要不要去谭府,毕竟身份在这摆着,人家可能只是客套而已。结果第二日清早,请帖便到了。

这不去也得去了。

谭老夫人是名门之后,年轻时是京城有名的才女,极倾慕方为举人的谭毓夫,佩服他的傲骨,在家人反对下,仍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一时惊动京城。

如今,几十年已过,二人感情如故。

清晓觉得,夫妻不该只是单纯的个体结合,起码也该有精神层面的统一。不过在这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这还真是个奢侈,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谭氏夫妇的幸运。

其实这种“幸运”感,清晓也曾有过,只是物是人非,不过黄粱一梦……

见过谭老夫人,果然名不虚传,颇有巾帼之气。她听了丈夫的讲述,对清晓赞道:“当女便应如此。”

清晓好不羞愧,有点虚。毕竟人家才是真气魄,自己不过是占了个“现代芯”的优势而已。

谭府经常会来些文人雅士相聚,谭老夫人更是喜欢邀请各家小姐来茶会,春赏桃,秋品橘,谈诗论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