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0(1 / 2)

加入书签

好。再说有些衣服我也穿不了,东西也用不上,全卖了给自己,我还没那么厚脸皮。再说……已经挑了不少好东西给我妹妹寄过去,其他的给红旗村,也能帮帮那些孩子们。”白玉英走后,一屋子的东西基本上就留下来,吃喝那些,舒曼要了一些,泰半留给杜鹃,但杜鹃也没有吃独食,许是和村里孩子接触多了,知道不是谁都能像喜子这样至少吃喝不愁。

  杜鹃心痛他们,就从嘴边省食物,可那哪有那么容易的。

  舒曼就和她商量把白玉英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卖掉,好在这也是白玉英走前就说过,不要的话送给别人就是。

  可白玉英的衣物,好些都是真丝,这红旗村又有谁能穿?索性让陈锦州帮忙,收拾收拾都卖出去了。

  舒曼算过就这样也有几百块钱。

  杜鹃和舒曼商量,以白玉英的名义,投资村里的扫盲班,这点钱建学校是不能的,但新课桌,新书本,纸笔这些却是够的。

  多余的钱,都拿来和村里人淘换鸡蛋,按照杜鹃的说法是激励孩子们学习,学得好,就奖励一个鸡蛋。

  不过这事也不是那么顺利,特别是还有个张光明在拖后腿。

  所以说,不是什么事情都能一帆风顺。

  但大多数人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舒安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和筹划,已经正式成为办公室的一员。实际上比起第一生产线的人,作为脑力劳动者工资未必比对方高。好在他的岗位也是考验技术的一种,哪怕是会计,可也不是人人都能精通。

  手套厂这一年多经济效益不错,舒安的能力就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只是这些,对舒安来说还不够。

  涨了的几块钱根本不够,哪怕全攒下来给舒曼寄过去,也只是让妹妹稍微吃饱一些,想要把人弄回来,或者说弄回来后跟其他人一样哪怕不干活呆在家里吃干饭也行,这点钱是远远不够的。

  何况,舒安不满足于只是让妹妹吃饱。

  清晨,在工人们络绎进厂里后,舒安逆行走出手套厂。

  五月的上海,还有些微微凉。

  舒安穿着白色的衬衫和黑色的西装裤,鼻梁上夹着的无框眼镜有一种区别于这个时代的美感,同身边擦身而过的工人们有些格格不入。

  同样如此的,还有站在手套厂前一棵树荫下的人。

  舒安脚步一顿,犹豫着看了过去,须臾后,缓缓走上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