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1 / 2)

加入书签

的想法,觉得舒曼说不得有回来的机会,这个门,她都不想让对方进来。

  “是这么个理,现在讲究男女平等。我们家就晓华一个女儿,往后小两口结婚住不开也可以住我们那。”董母看着舒母说道。要是以前,她真看不上舒家,可前几天在路上见到舒安,脸色红润许多,那周身的气质看着就和别人不一样。再者舒母现在说再多,舒曼还不是去农村了,往后舒家的一切不照旧是舒安的。比起别人家里好几个累赘,儿子女儿一大堆,舒家是在简单且舒父舒母脾气又好。董母也知道女儿被自己宠得有点坏脾气,琢磨了几天,也打上舒家的主意。刚才在居委会听到辨认说舒曼寄了老大的包裹过来,心里琢磨着东北那地方好东西也不少,往后舒曼若是在那边结婚了,兴许还能帮衬舒家。

  所以说,董母这是来打探消息也是传递自己的意思。

  这嫁女儿嘛,架子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了,话是透出去了,但明面上还得男方主动才是。

  然而舒母就算暂时不愿意得罪董母也断然不可能接她这话,只是拼命打着太极,直到舒父回来,董母讪讪站了起来。

  “舒安这是还没有回来啊?”

  舒父说:“他最近报了个什么培训。”

  董母这才无奈离开。

  她一走,舒母也顾不得计较,关上门就拉着舒父开柜子。

  等看到那堆东西,舒父下意识就要掏香烟。

  “你早戒了。”舒母说道。

  舒父愣了一下,看着那些人参、狼皮不发一言。

  他心里不好受。

  “对了,还有信呢。”舒母转身把信递过去。

  舒父打开看,舒母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囡囡咋样了?这东西怎么说?”

  舒父眉眼舒展,笑着说道:“我们曼曼能干着呢,现在当了代课老师,以后怕是不用下地干农活了,就是农忙的时候可能要帮着忙几天。这些东西是她孝顺我们的,吃食则是一起的知青给的。”孝顺是其次,主要是看样子一起的知青是个不错的人,这样也不用担心舒曼受太多委屈。

  “我倒是不想她太能干。”女人家和男人想的角度不同,舒母知道女儿是什么样的人,现在猛然间转了个大变,怕是经历不少没有在信中说出来。“你看这毛绒衣,打得可真好。”就舒母也不敢说有这样的手艺。

  当时要说是别人做的,舒母也不会信的,她是相信女儿的。

  “尽想着臭小子。”舒父故意说道,其实心里也有些小吃醋。这当父亲的还比不上哥哥呢,可一看到狼皮和人参又高兴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