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 / 2)

加入书签

此之外还有三本书,都是初中的课本,怕行礼太重就没敢多带,当然舒曼怀疑是原主不喜欢读书的缘故,至于为何还是带了过来就不得而知了。她虽占据了原主的身份,却也不是继承了所有的记忆和情感,但绝大部分还是有的,如今只能慢慢消化和适应这些感情。

  箱子里面还有一个搪缸,上面写着一帆风顺,缸子里面有一一小口袋的面粉,大概有一斤左右。再有就是一些姑娘家的生活用品了,有一个用了大半的蛤蜊油,一个头花,看着比女主戴地那个还要精美一些,是原主生日的时候哥哥送的,据说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还有一些纸笔以及一只老旧的男式手表。

  舒曼拿出手表看了看,上面显示八点三十五分。

  默了默又把箱子放好,这些都是原主的珍贵物品。

  舒曼起身走到门口,朝外面看了一眼,篱笆院里黑漆漆地,远方也没有人影走动,这才又走回去,掀起棉袄上衣,松开绑着的裤腰带,从里面缝上的口袋里掏出一把票子。

  除去在火车上花用的,还有一百不到的钱,全国粮票五斤的一张、二斤的一张,一起放着的还有知青的购粮证。

  这就是原主全部的家当了。

  舒曼重新又放好,洗了脸后坐在坑边,等了没多久杜鹃就回来了。

  “韩春梅呢?怎么就你一个人回来了?”舒曼走到门口看了看,确信只有杜鹃一个人回来。

  “知青点的两位男知青送我回来的,看到张队长这屋子的亮光后,才让他们回去的。”杜鹃笑笑:“春梅留那里了。”没说的是,杨渝渝同志也邀请自己留下来了,杜鹃借口不放心舒曼就回来了。

  想到她们说的那些事情,杜鹃心里沉了沉,拉着舒曼往炕边去。

第5章

  杜鹃先去把韩春梅那床被子收了起来放在一边,这才拉着舒曼坐在炕上:“我去知青点看过了,环境还是不错的,都是砖瓦房,在村里是独一份了。听说是以前的几个知青向生产队争取到的。不过那屋子能住人的的确也就四间,还有两个厨房,男女知青是分开做饭的。春梅的意思是就留在那边住着,虽说是两边分开,但做一些重活的时候,男知青也会搭一把手。对了,还有一个女知青也是来自上海的,说是徐家汇那的,不过去其他生产队串场去了。”

  “杜鹃姐,你是说那边有两个厨房?那里有多少个人?”也不知道她能不能听懂自己的暗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